央行年内第二次降准: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5千亿元
央视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25日宣布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这是央行年内第二次出手降准,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改善和扩大总需求,为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创造了积极条件。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央行表示,此次降准一方面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此外,降准可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通过传导能够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分析认为,10月份社会融资增量和贷款增量均有所回落,反映出有效融资需求仍然不足,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因此,货币政策应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降准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
分析人士指出,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符合预期。一方面,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数天之后立即降准,体现“适时”;在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的当下,降准0.25个百分点而不是0.5个百分点,体现“适度”。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邢自强:本次降准是非常及时有力的货币政策的积极举动,它能够保持银行间流动性的合理充裕,给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继续塑造一个较为稳定的流动性的环境。这些有望改善预期,推动明年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复苏。
此外,此次降准在12月5日实施后,12月20日将公布的LPR,特别是5年期以上LPR有望下降,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 高瑞东:央行通过降准能够降低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金融机构获得了更多更低成本的长期资金,所以更有动力以更低的利率向企业和居民发放贷款。企业和居民也因为更容易得到贷款,利率更低,通过贷款加大投资和扩大消费的意愿也就更强了。
专家表示,此次降准虽为全面降准,但并非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仍然保持稳健的基调不变。此次降准之后,中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7.8%,还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未来降准还有一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