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生:数据也是生产资料,要明确大数据所有权归谁
工商银行原行长 杨凯生
12月12日,2020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在三亚举行,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在会中发表演讲。
杨凯生表示,近几年来全球尤其我们国家数字化发展速度很快。工信部信息通信研究院表明, 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的增加值规模达到了35.8万亿,占我国2019年GDP的36.2%。我国数字化发展进程非常快,数字化经济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
杨凯生认为,数字化还会继续沿着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并且不断加快。如何健康可持续的维持这个趋势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央明确表明,要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在下一步怎样落实的问题上,我们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
“数字的归属和产权问题非常重要。”杨凯生表示,数字化带来主要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个固然是对的。但是技术的进步,数字化的发展目的并不是“方便”两个字就能够概括的。并不是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之后,银行贷款必须秒贷、秒批,这样才说明数字化水平高了。
杨凯生认为,数字化的发展对于生产力水平提升有明显的效果,但是更加重要的是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会带来生产关系中,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数字化发展以后,会带来数字化的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数字、数据也是一种生产资料,下一步我们要研究基础制度,研究产权的确权问题。”杨凯生说。
杨凯生表示,大数据成为一种产业。这样的情况下,各种平台企业越来越多。我们要想明白大数据到底属于谁。是属于数据的来源方,属于生产行为者、交易行为者,还是属于数据平台、算法提供者、信息整理者。他指出,各种所谓的数据的留痕者与平台之间究竟相互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想明白。
杨凯生说,这两年大家开始注重数据的所有权问题,但是更多的还是从信息保护和隐私保护角度考虑。真正考虑影响生产关系的比较少。
他认为,不同的数据应该归属不同的所有者,不同数据使用者应该有不同的责任、权利、义务。因为盈利目的而使用数据、交易数据,他所获得的收益是不是应该对数据所有者支付相应的合理对价,这些问题需要深入的研究和解决。
他指出,数据的确权归属有一定的难度,是需要研究的。“顺应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来提升社会治理的机制现代化,归根到底取决于基础制度、标准规范到底怎么制定。使其既能和我们的这些年的发展实践相衔接,同时又符合经济运行规律,更符合我们改革的最终取向。这里面有很多的东西需要我们来思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