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张欣夫妻创业
关于潘石屹跑路的消息,几乎每年都要响起一次。
3月10日路透社报道称
黑石集团拟以每股6港元、总价40亿美元的价格将SOHO中国私有化,并接管SOHO中国的相关债务,有关交易细节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敲定 。
受该消息影响,当天 SOHO中国股价直线拉升,收于4.1港元/股,涨幅高达37.58%。
其实早在2019年的10月,市场就已经传闻潘石屹要将旗下八个核心项目打包卖掉给黑石,彼时SOHO中国对此“不置可否”,潘石屹本人则回应“请看公告”。
3月11日,也就是媒体爆料的第二天,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和海外金融投资者洽谈,以探讨进行战略合作的可能性,其可能导致也可能不会导致对公司全部发行的股份进行全面要约收购。”
虽非正面回复,但也基本坐实了坊间传闻的真实性——这次老潘要卖的不止是核心资产,而是整个公司。
若此次私有化交易全部达成,交易总金额或超过600亿人民币,潘氏夫妇将从中套现约200亿。
从甘肃农村四壁漏风的土坯房,到北京繁华的CBD,再到纽约的中央公园——潘石屹的人生曾如马云一样,是标准的中国励志故事。
如今清空国内资产的老潘,却即将成为“裸商”,距离美利坚也只差一张机票的距离。
土坯房里走出的地产大亨
潘石屹一直不避讳自己的出身。
去年12月他还在微博上说,“我放过羊,放过牛....有一次,我说,我是牧羊人,是来自遥远北方的牧羊人。马上感觉不一样了,上档次了,高端了,浪漫了许多。”
小时候的潘石屹家里很穷,直到“上小学时还穿着破洞裤子”。
1987年,24岁的小潘辞掉体制内工作,南下深圳寻梦。他在深圳学会了砌砖,便跟着牟其中去了海南;在那儿承包了砖厂,接触到了地产,然后和冯仑一起学着用高利贷炒地皮。
(海南淘金的“万通六君子”,从左到右依次为:冯仑、易小迪、王功权、潘石屹)
据冯仑后来回忆,当时海南最赚钱的就是房地产,“那时没有人真懂,全凭感觉”。
背着1000多万元的高息贷款,他们以2300元/平的价格接盘一桩快封顶的二层小楼。
“面带憨厚微笑”的潘石屹负责销售工作,三个月后以4300元/平米成功出货。
靠着敢想敢干的勇气和时代机遇的风口,小潘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随后几个人不断在海口三亚炒房炒地,收获颇丰;据说那个时期的万通,资产最高时已达10亿元。
牛市来了人人都是股神,但能卖在高点才是真的高手。
某天小潘去政府部门办事,靠着送给工作人员的5斤桔子,“偶然”看到了一份海南房地产的保密文件。
上面说整个海口30万人,炒地公司却有2万家,震惊的小潘马上察觉到了字里行间的杀机,拉着冯仑抛空了所有资产,几个人带着钱逃到北京,赶在泡沫破灭前全身而退。
(年轻时的小潘风华正茂)
回京后的潘石屹重拾卖楼的老本行,先后主导了北京万通新世界广场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大厦的销售。
他再一次展示了自己的销售天赋,顶着压力拿出1000万元的“天价”做广告。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下,房子很快被抢购一空,公司最终收获了三倍的投资回报。
用任志强的话说,潘石屹,天生的二道贩子。
随着羽翼渐丰,小潘也萌生了单干的想法。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他遇到了那个改变他命运的女人——张欣。
“创业夫妻”的恩怨情仇
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北京,各自的身份是投资人和被投企业代表。
张欣比潘石屹小两岁,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走出国门的中国人。
虽然自己也曾在香港工厂的流水线上做过女工,在伦敦的酒吧里推销过薯条和啤酒,但彼时张欣身上的标签早已经是剑桥硕士、高盛分析师和旅行家集团中国区投资负责人,每天手握咖啡拉着旅行箱游走于云端之上,典型的精英阶层。
领着25万美元的年薪,但张欣却是一个标准的白左。
她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华尔街的厌恶, “他们瞧不起穷人并且膜拜权贵,为了名利可以做任何事情”——这让她想起在自己香港流水线上的日子。
相比之下,坐在自己对面的这个小个子男人“虽然离过两次婚,没出过国,连一句英语都不会”,但“骨子里的自信朴实、思路独特新鲜”,立刻给张欣留下了深刻印象。
认识不到5个月后,张欣成了潘的妻子,也成了其最重要的生意伙伴。
第二年,小潘就与冯仑分道扬镳,拿着从万通分家的一百万,和张欣一起开了家夫妻店——SOHO中国有限公司。
之后的日子里,张欣负责设计和融资,小潘负责拿地和销售。
双剑合璧之下,一座座主打西式中产阶级居家办公生活的SOHO物业开始在首都的天际线上拔地而起——尽管它们的真正买家都是提着一箱箱现金,从全国四面八方赶来的个体户和煤老板。
潘氏夫妇也慢慢摸索出一套“快进快出”和“分散销售”的策略,前者被后来的碧桂园发展到极致,而后者导致的管理混乱,则为SOHO业主遭遇的“十年不涨”挖下了一个大坑。
十年光景转瞬即逝,失去了乌黑的秀发,带上了黑框眼镜,小潘也变成了老潘。
2008年,SOHO中国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那年三里屯SOHO开盘,一天就卖出41个亿,刷新了当时中国房地产的成交纪录,也成了金融危机里的楼市奇迹。
老潘脸上依然挂着憨厚的微笑,但内心或许却并不太开心。
由于一次鲜为人知的婚姻“闯入者”事件,夫妻二人在两年前差点闹到要“各自成立公司单干”的地步。
而作为那次“情感危机”的肇事方,老潘已经把名下的SOHO股份全部赠与了张欣。
虽然成功挽救了婚姻,但理论上,净身出户的他此时已经是一个局外人。
一路走来,潘氏夫妇遭遇了太多次“被离婚”,包括那次著名的微博互相拉黑事件,但每次总能“圆满”收场。
张欣曾表示,“每一次的考验都让我们的婚姻更稳固”;老潘则说,“在我摔倒的时候,张欣总是把我扶起。”
中国的夫妻创业,能得善终的不多,即使由于太多利益纠缠无法离婚,大多也都以一方的出局为结尾。
张欣接管SOHO后,潘石屹的旧部纷纷离职,一位接近潘的人士甚至毫不避讳的表示,“到2010年,老潘变得越来越退让,完全听命于张欣。他有些失落。”
但是老潘很快找到了新的爱好,发微博、出书、演戏、做主持、上综艺、办摄影展,化身网红大V的他始终保持着超高曝光率。
就算SOHO中国业绩一路下滑,明星潘石屹也总能把它拉回公众视野。
最后的谢幕
真正的转折点,似乎发生在2012年。
这一年,SOHO中国宣布转型,从之前的“开发-销售”,转为“开发-持有;公司未来的盈利将主要来自于北京上海的楼盘租金收入。
从全国数一数二的头部房企,到完全退化成一个包租公——归根到底,还是源于张欣治下的SOHO给自己定下的精英型战略:只做商业地产,只在一线城市拿地。
放弃了中国二三线的广袤市场,错过随后几年的地产牛市,SOHO中国逐渐被后起的房企远远落在身后。
到2018年,SOHO的营收和净利润已分别降至17.21亿元和19.25亿元,相比2010年的高点,分别跌去了90%和80%。
等到蓦然回首,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既然开疆拓土的使命已经完成,剩下的也只剩如何守住胜利果实。
2014年开始,老潘开始陆续出售中国境内的SOHO海伦广场、SOHO静安广场、SOHO世纪广场以及凌空SOHO等项目,5年累计套现293亿元,转而通过自己和张欣的家族信托基金收购纽约的商业地产。
他先是斥资7亿美元买下纽约曼哈顿广场旁的港务局长途巴士站办公大楼,又花费6亿美元收购曼哈顿公园大道广场的49%股权,接着耗资7亿美元联合巴西财团收购美国通用汽车大厦40%的股权。
(潘石屹与长子潘瑞)
这期间长子潘瑞成立了名为Estates海外地产公司,同时创立了首个华人主导的英国公寓品牌UNINN;而次子潘让目前则在耶鲁大学就读,幼子也在2019年8月被哈佛大学录取。
很巧,这两所大学都是SOHO中国基金会的捐赠对象。
从2019年11月4日至2020年1月14日,潘石屹先后注册了9家公司,注册资本从150万美元至2亿元不等,股东全部为境外公司。
面对外界“跑路”的质疑,老潘始终保持着“只租不卖”的口径:
“外滩SOHO是一个,位置太重要了;
望京SOHO不能销售,太漂亮了,我很喜欢。”
直到2019年北京丽泽SOHO入市时,潘石屹还告诉记者,一平米都不会卖,舍不得,“自持的八个项目都没有出售计划。”
有一年群众实在被逼的紧了,老潘曾做过一次正面回应:我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是北京市人大代表,我不会跑。
其实无论潘石屹怎么“嘴硬”,这场“胜利大逃亡”的戏码,早已经摆在了明面上。
随着数周后黑石的收购案的尘埃落定,这位甘肃天水农村走出来的传奇商人,也即将在中国舞台上上演自己最后的谢幕演出。
来源:艾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