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历经四年亏损30亿元之后转亏为盈业绩暴增
2018年2月,在纽约举办的时装周中,李宁作为参展唯一的国产运动品牌,其新颖独特的造型设计,“番茄炒蛋”的颜色搭配,“中国李宁”四个铿锵有力的大字,在秀场中一鸣惊人,燃爆全场。
一夜之间,李宁从运动界的大佬摇身一变成为了时尚界的宠儿。“中国李宁”这个话题瞬间刷爆社交网络,产品曝光结束的四天内,#中国李宁#微博话题讨论阅读量达7800万,微信上出现了19篇阅读量超过10万的热门文章。网友们都惊呼:“这还是我认识的李宁么?”
大家的惊讶可以理解,毕竟李宁在我们一贯的印象中,以舒适实惠著称,与时尚似乎不沾边。在这场时尚大秀中横空出世惊艳全场的中国李宁背后,其实是一场过山车式的悲喜剧。
▲图源:李宁官网
01:李宁的过山车
运动生涯收获了14个世界冠军,106枚国内外体操比赛金牌,我国家喻户晓的体操王子李宁在1988年正式宣布退役。然而传奇仍在继续,只不过是换了一个领域。仅仅两年之后,李宁转战商界,开创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运动品牌“李宁”。
在90年代,我国运动品牌的市场尚且处在一片空白之中,全民运动的风潮还未掀起波浪。李宁牌做工精良的运动装备广受好评,再加上李宁本人这个金字招牌,影响力很快遍及全国。李宁牌成为了行业的先驱之一,仅用了四年就做到了国产运动品牌第一的位置。2004年,李宁登陆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多年以来的营收水平稳步上升,一直稳居行业内的第一梯队。
▲图源:李宁官网
在2008年的北京奥会上,火炬手李宁一飞冲天,在鸟巢上空盘旋一周,点燃奥运圣火。这一伟大时刻也标志着自1990年以来的李宁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借着奥运营销这股势头,李宁牌的产品引发了大众的狂热追捧。2009年,李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首次超过国际大牌阿迪达斯,市场占有率达到顶峰的9.7%,位列第二,仅次于耐克。2010年的全年营收达到95亿,门店数突破8000家。
如日中天,这就是当时的李宁。
然而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在2010年创下营收记录的李宁,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竟遭遇了断崖式的下跌,连续三年亏损,总亏损额达30亿元。李宁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别说与耐克一决高下,就连李宁国产第一的宝座,也拱手让给了安踏。天堂与地狱,仅仅一线之隔。
这三年里,李宁究竟经历了什么?
▲图源:李宁财报
02:转型期的阵痛
隐患其实一直存在。
自2008年奥运会再度爆火之后,李宁趁热打铁,短短三年间新开设了2000余家新店。并且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原来的口号“一切皆有可能”改为“Make the Change”(让改变发生)。为了迎合市场,提出了“90后李宁”的全新概念。想要一举完成品牌升级,与国际大牌并驾齐驱。
新的口号,新的概念,李宁改变的决心可见一斑,然而这一次改变,却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李宁采用新的设计与定位,主打“潮流”“国际化”风格,将目标客群锁定在“90”后,现在看来是一次过于超前的尝试。
2010年的90后最大也才20岁,自主消费能力有限,对于李宁的品牌文化也没有认同感。而且李宁的产品新设计流于表面,并没有理解市场的时尚,始终未能真正抓住年轻人的心理。
屋漏偏逢连夜雨,李宁全新的口号与产品定位,不仅没能获得新鲜血液,反而使70后80后这些多年的忠实拥趸大量流失。新的没盼来,旧的却走了。
在这种困局之下,之前疯狂扩张所埋下的隐患终于爆发,李宁惨遭滑铁卢。营收骤降,库存积压严重,导致巨额亏损。
总结李宁这一次失败,我们可以分析出以下几个原因:
▲图源:李宁官网
(1) 门店渠道弊端凸显
李宁长期以来采取“直营门店+加盟门店”的模式,并加速扩张经销渠道,2010年经销渠道就从2004年的2526个提升到了7333个,而直营渠道个数却只从351个提升到了582个。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把握先机,迅速抢占市场。然而缺点则是李宁所面对的是各级供销商,缺少与顾客的直接交流,对于市场的变化反应过慢。并且经销门店缺乏管理、零售能力低下,导致客源流失。
相比较之下,后来居上的安踏在这一点上则做得更好。李宁的经销商由大区分区向下延伸,而安踏由分公司的销售营运部统一控制,同时安踏对于重要的加盟店会选择入股,有的甚至能达到51%的入股水平,因此安踏对加盟商和经销商的控制力较其他国产运动品牌更强,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更快,零售能力更强,
(2)营销大于设计,转型失败
李宁投入了大量资金,高调宣传“90后李宁”的品牌新概念,而在研发上所投入的资金却与营销不成正比。概念超前,产品却不能并驾齐驱,与其他品牌同质化严重。这一次品牌重塑,走进了死胡同。
(3)价格战的崩坏
品牌重塑后,李宁服装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达17.9%,性价比优势消失。在遭遇滑铁卢之后,为了清理库存只能频繁打折,低价抛售,不仅没能往国际化发展,反而给人产生了低端的印象,严重影响品牌形象。
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李宁的救赎之路,势在必行。
▲图源:李宁官网
04:李宁能重返巅峰么?
复苏之后的李宁,经过三年的稳步上升之后,再次将目光瞄准了年轻人的市场。不同于上次的失败,这一回李宁做了大量年轻消费者调研,贴合年轻人的喜好,研发出了全新的产品。
带着充足的准备和必胜的信念,李宁在纽约时装周上迎来爆发。这一次,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李宁”的华丽变身。
“中国李宁”系列是李宁的最新设计,引入时下最流行的国潮概念,将中国风与潮流完美结合,打造独一无二的原创风格。
李宁这一次翻身仗打得漂亮无比,正如文章开头所言,“中国李宁”刷爆网络的同时,秀场同款的番茄炒蛋服装、虎鹤双形卫衣、悟道2-Ace、蝴蝶鞋等产品天猫上线一分钟便售罄。
在李宁公司2018年全年业绩公布会和2018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中,“中国李宁”四个大字都被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标志着这一系列的核心地位。2018年“中国李宁”服装系列总销量超过550万件,鞋系列销量超过5万件,新品售罄率均超过70%,在“中国李宁”系列的带动下,李宁公司2018年运动时尚品类的零售流水也同比上升42%,领跑李宁旗下所有品类。
李宁真的要重返巅峰了么?
在岛主看来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出在营销层面。
或许是李宁国际化高端化的野心一直存在,自中国李宁系列的大热之后,李宁的营销开始变了味道,开始效仿国外大牌玩限量款与饥饿营销。
岛主本人就深有体会,就在去年推出的一款中国李宁系列的鞋子,发售之前大量宣传造势,然而货量却少得可怜,整个城市限量一百双,并且只能一大早去排队抽签。
岛主前往店铺排队现场,可谓是人山人海,体验极差,其中二手贩子还占不少人。这正是饥饿营销所带来的弊端,二手贩猖獗,真正支持李宁的消费者拿不到产品。产品大量流入二级市场,只能花更高价购买。岛主在现场就看到有鞋贩子抽中了签,当场坐地起价,转手卖出,丑态百出。李宁对这种现象不闻不问,在网络上遭到了一片骂声。
其次便是价格问题,中国李宁系列的价格远高于其他产品。有网友笑称,同样一件李宁的T恤,加了中国李宁四个字,价格翻了一倍。
中国李宁系列一登场确实惊艳四方,让人耳目一新,改变了大家对于国产品牌的固有印象。但如今一年过去,在研发上没有突破的情况下,价格却水涨船高。不免有急功近利的嫌疑。
我衷心希望国产老字号李宁能够崛起,也欣赏李宁现在的设计风格,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希望李宁能稳中求进,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