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经济三农

新型农民培训如同鸡肋 两成以上农民称不感兴趣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5-11-25 23:57:26

    从2012年开始,林德所在的村庄农民对培训的态度有了大转变,“以前给钱都不乐意来,现在都是主动要求县里派技术骨干来指导了,参加培训的人也从十几个变成五六十个。”

    林德他们村是种茶大村,农民主要收入是采茶。开始的时候,凭着土办法,也能把茶树种好,但随着培训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茶叶采完后怎么施肥、怎么培养茶树,技术员都有一套科学的办法。经过培训,这两年村里的茶叶产量都增加了。”

    因为作为村干部,年年参加培训,林德也成了“半个专家”。每逢新茶长出、插秧苗、生猪出栏等时候,隔壁邻居们总是跑上门来请教他,何时施肥、何时灌水、何时出栏最为合适。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邓大才指出,只有符合农民需求的培训,才能落到实处,发挥真正作用,“培训要根据农民的需求来,不能想当然地安排。”

    一些乡镇培训农民是走形式

    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等,都会影响农民对培训的评价。在培训方式上,68.52%的农户认为“下乡现场指导”的培训方式最好,“集中培训”、“多方式结合” 、“电视、广播、VCD学习”等需求比较少,占比分别是13.56%、13.64%与4%。

    让林德的左邻右舍转变态度的是,技术员们从小学课堂、村委大楼走向了田间、山路和生猪养殖场了。

    然而,目前的农民培训中,采取“集中办班培训”方式的依然占大多数,存在着组织者为完成任务走过场随便应付了事的现象,培训的“零散性、突击性和短暂性”,甚至“走过场”特征明显。

    陈杰对记者说,前几年他参加过一次县里组织的淡水养殖培训,培训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天,培训的方式就是开开会,培训内容理论性较强,只是肤浅地学到一点点东西,没起到什么作用。

    “参加过一两次镇上组织的桑蚕培训,都是以开会形式学习蚕桑技术,不是通过实践方式,可想而知,能起到什么效果呢?”吴庆国感同身受。

    “我们乡最近搞了个家电维修的培训项目,号称持续三个月,实际上就两个半天。前一天发材料,后一天考试。做完试卷就给你发钱,一人一百元,考试都有答案呢。”湖南省郴州市某乡镇农技站的负责人胡飞(化名)有些无奈,但“现在的乡镇培训基本上是走形式,大家想怎么搞就怎么搞。”

    组织者为了完成任务随便应付了事,这肯定难以契合农民培训的需求,培训效果自然不如人意。

    有人把农民培训称作“免费午餐”。调查显示,在2335个有效农村社区居民样本中,2325户居民表示培训是免费的,占比为99.57%,认为培训需要花钱的有10户,占比为0.43%,不到一个百分点;就普通农村而言,认为培训是需要花钱的占到了1.66%,免费的有98.34%。可见,不管是普通农村还是农村社区,农民参加培训基本是免费的。甚至,参加培训还会获得误工补贴、三餐补贴等,但仍有25.42%的受访者不愿参加培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