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经济进出口

中国高铁招标幕后风云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15-11-25 11:34:22
  阿尔斯通最终以“潘多利诺”宽体摆式列车为基础,取消摆式功能,车体以芬兰铁路的SM3动车组为原型,研制了一款动车组,引入中国后被命名为CRH5A型动车组。庞巴迪拿出的则是为瑞典国家铁路提供的Regina C2008型动车组,引入中国后被命名为CRH1A型动车组。
  2004年10月20日,四方签约活动在北京正式举行,由铁路局、中技国际、南车四方与川崎重工四方签约;铁路局、中技国际、长客与阿尔斯通四方签约;铁路局、中技国际与南车庞巴迪三方签约。
  4.西门子出局怎么又中标了?
  当然后面的故事还一样精彩。铁道部当时只是想教训教训西门子,对西门子的技术还是很欣赏的。为什么呢?因为铁道部铆足了劲要发展时速350公里级别的高速铁路,所以需要引进设计时速300公里及以上的动力分散型动车组。而拥有这项技术的只有日本高铁设备生产企业和德国西门子公司(阿尔斯通的AGV号称时速360公里,但是铰接式转向架技术为铁道部所排斥)。日本企业已经公开声明不会转让时速300公里的动车组,所以西门子是不二选择。
  2005年6月份,铁道部又启动了时速300公里动车组采购项目。这次铁道部没有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而是采取了竞争性谈判的方式进行采购。
  据原中国南车董事长赵小刚先生回忆,当时准备跟西门子合作竞标的企业有好多家,包括北车的长客公司、唐山厂,南车的株机公司。铁道部当时有意撮合西门子跟长客,谁知道阿尔斯通跑到中国政府那里告了一状,说铁道部准备一女二嫁。于是长客与西门子合作的机会就黄了。
  因为南车四方已经决定在CRH2A的基础上自主开发时速300公里级别的动车组,考虑到竞争平衡问题,株机公司也出局了,最后唐山厂与西门子公司联合拿下了60列时速300公里动车组订单,此时西门子已经学乖了,每列原型车的费用已经降到2.5亿人民币,技术转让费降到了8,000万欧元;南车四方也拿下了60列时速300公里动车组订单,此次招标已经完全以南车四方为主,由铁路局与南车四方直接签合同,川崎重工不再作为联合体的一部分,而只是提供一些技术支持;庞巴迪也四处攻关,它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四方庞巴迪也顺利拿到了40列动车组订单。
  整个中国高铁技术引进的过程,正如曾在中国风靡一时的棋牌游戏《 三国杀 》一样,出招接招、见招拆招,到此算是告一段落。
  5.中国从竞标中得到了什么?
  通过两次招标,中国企业在铁道部的统筹下,捏成了一个拳头,成功获得了日本、法国、德国的高铁技术。
  ●西门子拿出来的是基于ICE3开发的Velaro CN平台技术,代表了当时世界动力分散型动车组的最高水平;
  ●阿尔斯通擅长动力集中技术,他拿出来的仅仅是以“潘多利诺”摆式列车和SM3型动车组的结合体,技术并不先进,所以CRH5投入运营的初期,故障率一直居高不下;
  ●日本大联合没有拿出自己最好的动车组技术,只是拿出了缩水版的“疾风号”E2-1000,但是通过与日本企业的合作,中国企业不但获得了一个向上开发的动车组平台,而且也在与日本企业的合作中学到精益制造技术,这让中方企业在此后的发展中受益匪浅。
  2004年,中国在引进高速列车技术时,日本川崎重工总裁大桥忠晴曾这样耐心劝告中方技术人员:不要操之过急,先用八年时间掌握时速200公里的技术,再用八年时间掌握时速350公里的技术。
  在大桥看来这已经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做到的了,但是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的速度却远远超过了大桥忠晴的预测,因为在还不到一个八年的时间,中国的高铁制造企业已经开始与日本高铁企业在全球角逐订单了,上演了徒弟与师傅的高铁争夺战。
  (本文经授权摘录自《高铁风云录》一书,标题和小标题系编者所拟。)

上一页  [1] [2] [3]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