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千口“黑油井”隐现 榆林慈善协会参与其中
来源:中国经营报 发布时间:2015-11-24 22:42:20
复杂的利益链
上述业内人士还称,包括定边县、靖边县等地方政府,虽然定期对“黑油井”进行查处,但是经常是今天查处封堵,过不了多久就又被人打开采油。因为巨大的利益让当地一些有能耐的老板,甘愿冒风险开井采油。
据本报记者多方了解, 在长庆油田作业区,有许多低品位油井,是目前“黑油井”的一个重要来源。
所谓“低品位”,是指质量不高、产量较低的油气田,以及开采后剩余的品位变低的废弃油井。按投资回报率衡量,对中石油来说,开发低品位油井“不经济”。业内人士称,若中石油开采这些油井,需支付相关教育费、税费、水土保持费等,还要注意维护油井的可持续发展;而个人开采则会尽量减小成本,增加产油量,对环境破坏比较大。
在落马的冉新权主政长庆油田时期,曾把很多低品位油井区块分包给合作单位,然后与合作单位签订原油回购协议,以提升整体油田产量。油田作业区经理将废弃油井违规承包民企,有的年获利三四百万元,有的“颗粒”无收。
长庆油田作业区,有一类油井基本被开发完毕,按规定,它们应被封上,不允许再度开采。但当地商人通过关系,仍能承包下来,再度开发,业内称其为“揭盖井”。“揭盖井”的运作没有固定模式,主要决定权在采油分厂领导和作业区经理。有知情人士称,一小部分“揭盖井”被用来维护采油厂与当地政府的关系,长庆油田与当地百姓存在资源争夺,关系较为紧张,为缓和矛盾,长庆油田分厂领导会以优惠条件把“揭盖井”转让给所在地的乡、村干部,以及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领导。
另一部分“揭盖井”,则成为长庆油田分厂领导谋私利的工具,高价承包给私人,钱流向分厂领导和作业区经理私人腰包。有经营当地“揭盖井”经验的王凡(化名)向记者介绍称,要拿下一口“揭盖井”大约花50万元,30万元给分厂领导,10万元给作业区经理,10万元给相关地方政府部门领导。他强调,从长庆油田拿到“揭盖井”后,还要与当地有关职能部门搞好关系,不然上头三天两头会来查。
一口“揭盖井”一般日产油几百公斤到1吨多不等,好的“揭盖井”产油量能达3吨,但也有人拿到干井,出油很少或者不出油,因此赔本。王凡还称,承包好“揭盖井”日出油量能3吨,按照目前一吨3000元的市场价格,一口“揭盖井”每天能出近万元的油。若承包两三口好井,一年净赚300万~500万元不成问题。
定边县一位不愿具名的官方人士表示,该县境内有“揭盖井”300多口,仅2012年产原油量大约2.3万吨,2012年残次井产油对定边县财政收入贡献大约为1911万元。该县工业贸易局人士称,按照政策规定,“揭盖井”不许重新开采,但是“揭盖井”属于长庆油田管理,私人是从长庆油田方面拿到“揭盖井”,这一块的管理相对混乱。
业内人士分析称,从上述事实不难看出, 所谓的“黑油井”除了小部分为有关系人士打井采油外,绝大部分为国有油田公司把低品位的油井承包给外部经营而最终形成“黑油井”。这其中复杂的利益包括,国有油田公司某些关键人物的权力寻租而获得的利益;当地从乡到县某些关键领导的利益,最后才是老板的利益。王凡称,因为现在油价低,他已经不再做油井生意,但仍会和地方上搞好关系,说不定哪天油价起来了还会做这方面的生意。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黑油井”下游利益链条。据了解,“黑油井”产出的原油,一般有两个走向。一个是被国有石油企业收购,另一个走向是进入一些非法的私人炼油厂。前者一般是通过管道卖给国有油田;后者则是通过一些能量巨大的地方官员的油罐车而进入土炼油厂。
上述陕西省环保厅的有关调查显示,“黑油井”产生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石油开发企业对勘探井或评价井,及部分产量低、含水率高、处于开发区域边缘地带、认为无开采价值的废弃油井封井措施简易,或井场开发征地费、附着物赔偿费等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也有个别个人或单位开发油井在三权回收时,延长石油因油井效益低等原因未回收油井。加之石油开发企业疏于管理,整治回收、封井力度不够、态度不坚决,使黑油井产生有可乘之机。另外,各种利益交织,受利益驱动违法开采,尤其是2008年以来,随着石油市场的活跃及原油价格的飚升,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当地村民小组或个人私自揭开废弃油井进行采油,或转租、承包他人开采,非法牟利,当地称“揭盖井”。再次是,因为当地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履职不到位,打击力度不够,各种利益交织,关系盘根错节,阻力较大,整治缓慢,致使“黑油井”问题处于无政府状态。
在靖边县当地流传着一个有意思的“黑油井”故事。据当地人士称,该县一个“黑油井”被发现井口和采油机隐藏于一个养羊场,后“黑油井”发生爆炸才被发现。
安全与环保之忧
本报记者了解到,这个故事是真实发生于今年3月份的事件。据当地媒体报道,3月28日夜间,靖边县杨米涧乡韩伙场村新庄湾村小组,一个“黑油井”发生爆炸。经查,该油井老板把油井打好后,为了避免外界发现,在该油井处挖了一个地道,又在地道上安装了一个大铁罐,把抽油设备安装在铁罐里,然后再用土全部填埋。为了清理拉油痕迹,张继利等人给该村村民张锦国买了30多只羊,并在油井场上建了一个简单的养羊场,每次拉完油,老板就把羊赶到井场上踩一番,就把拉油的痕迹清除完了。此后因为发生爆炸,该老板被警方调查。爆炸事件后,该油井被当地政府封闭,当事人被移交公安部门以盗采名义处理。
事实上,“黑油井”因为开采设施简陋,管理混乱,其安全事故频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除了爆炸事故外,更令人担忧的是“黑油井”的环境污染问题。陕西省环保厅监察大队一位负责人就称,据环保厅调查显示,“黑油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非法盗抢国家资源。“黑油井”均无照经营,采油技术低劣,原油私采私售,既破坏油藏资源,又扰乱了正常的原油生产秩序。二是安全隐患突出。井场安全生产管理混乱,原油就地明火加温脱水,个别抽油机、油罐等设施安装半封闭或隐蔽地下,油井伴生气聚集,时有爆炸事件发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三是环境污染严重。井场采油设施简陋,无任何防污设施,污油废水渗坑排放,污油泥遍地洒落、掩埋,个别井场还处于河流边缘地带,存在着严重环境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