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名企中信国安集团负债1706亿元 年付利息64亿元
高负债到底会有什么结果?到底有多可怕?自资金问题爆发以来,中信国安集团面临的极高负债压力引发关注。其日前公布的2018年年报显示,集团资产总计1981.57亿元,负债合计1706.38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6.11%。高负债导致了中信国安集团财务费用激增。中信国安集团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利息支出达64.06亿元,上年同期则为43.16亿元;财务费用合计为72.24亿元,上年同期则为39.23亿元。
也就是说,中信国安集团负债1706.38亿,光利息支出就达到了64.06亿,这得挣多少钱才够还债的?利息支出吞噬了大量的企业利润。相比之下,中信国安集团的造血能力却没有融资能力强。2015年至2018年前三季度,集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35.27亿元、1010.21亿元、1039.62亿元及729.46亿元,虽然呈现上升态势,但速度却远远比不上资产规模的扩张。更加重要的是,集团同期营业利润分别只有9.21亿元、17.59亿元、13.03亿元、2.19亿元,营业利润率较低的同时,近三年更是呈现出下降趋势。
中信国安集团与中信集团关系密切,是中国中信集团子公司,原来是老牌国有企业,2004年混改变成了民营占多数的股份制企业。中信国安集团的发行文件显示, 目前中信国安集团无控股股东,也不存在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股东即为中信集团,持股比例20.945%。中信国安目前控股4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中信国安、白银有色、中葡股份和香港上市的国安国际。
截至2019年1月底,中信国安集团整体有息负债规模达到1558亿元,其中银行824亿元,债券160亿元,证券公司借款32亿元,信托公司借款31亿元,其他295亿元。从债务期限来看,2018年内应还未还的30亿元,2019年内到期的732亿元,2020年到期363亿元,2021年及以后到期433亿元。这意味着在已经出现违约的情况下,中信国安集团未来还债的压力仍然十分巨大。
与很多资金链出现风险的民营公司一样,中信国安集团如今的境地,与市场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纵观国内众多民营资本系族企业,无不是通过出售资产进行腾挪,希望熬过资本寒冬。在陷入流动性危机后,中信国安集团得到了其第一大股东中信集团的援助。2018年9月,中信集团向中信国安集团提供了35亿元委托贷款作为紧急流动性支持。2019年1月,中信集团再次向中信国安集团提供了2.5亿元委托贷款,专项用于国安集团支付拖欠外来务工人员工资。不过,这看起来也只是杯水车薪。
4月26日,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联合资信已将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的主体等级由A下调到BBB,评级展望为负面,这也是一个月内中信国安的主体等级由AA-下调至A后,再次遭遇评级下调。5月8日晚间,中信国安披露公告称,公司于近日通过查询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系统获悉,控股股东中信国安有限公司所持有本公司股份被轮候冻结。
中信国安集团年报显示,已聘请中信证券公司为财务顾问,全面梳理国安公司集团各项资产、债务,积极开展相关资产处置工作,解决资金紧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