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天津最大国企渤海钢铁负债2千亿元 存活6年宣布破产
过去的201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有的企业涅槃重生,不断壮大,也有的企业轰然倒塌,令人诧异。
此外,2018年的上市公司债券违约情况也很严重,数据显示,两市一共有15家A股上市公司违约,涉及金额达到了284亿元。而最令人惊讶的消息莫过于世界500强的渤海钢铁集团宣布破产。
作为一家天津本地最大的国有钢铁集团和世界500强企业,渤海钢铁仅仅存活了6年,债务高企达2000亿,涉及105家债权人,令全国震惊和叹惋。
最新消息显示,2019年1月31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和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了《渤钢系企业重整计划》并终止天津冶金集团有限公司、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48家企业重整程序。
事虽已过,但回顾渤钢破产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诸多令人扼腕痛惜的现象,那就是近几年来先后破产的钢铁企业已十家有余,其中还不乏一些国企。从盛世般的辉煌到急转直下的境地,这也让人不禁疑问道:我们的钢铁行业究竟怎么了?
01
“巨头”的诞生与沉浮
一个行业巨头的诞生和沉浮都会刻有时代的印记,钢铁行业也并不例外,我们以渤海钢铁的破产为例,看一看它背后所暗藏的深层次原因。
在2009年4万亿计划的刺激下,《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被发布,特大型钢铁和大型钢铁企业重组被提上日程。地方政府为看住自家家门上的钢铁企业,开始积极重组。
在这一背景下,2010年由天津市政府主导,天津钢铁、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天铁冶金)、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津钢管)及天津冶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天津冶金)4家国企共同组建渤海钢铁集团。8家银行随即授予其总计1000亿元授信额度。之后,渤海钢铁也随即不负众望登上2014年和2015年的世界500强榜单。
而现实是,这一重组属简单粗放式重组,只把4个企业绑在一起,装入一个集团。实质重组并未真正完成,4家企业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管理和协同。
2012年后,钢铁行业下行,钢价如白菜,产能过剩的钢铁行业迎来寒冬。而在此时,渤海钢铁的扩张依然一路高歌。知情人士称,渤海钢铁承担了GDP增长的任务和压力,尽管钢铁行情下行,渤海钢铁依然不断通过借贷扩张。
金融机构在政府兜底的国企信仰下,源源不断为渤钢输血,发现风险苗头后才急刹车。最后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债务越滚越多,渤钢产能过剩却被压垮了。2016年3月,渤海钢铁债务危机最终爆发。
据悉,渤海钢铁专门成立了针对渤海钢铁的债权人委员会,涉及金融债务金额为1920亿元。债务共涉及105家债权方,涵盖大半个金融圈,包括众多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
其中北京银行、天津银行、天津滨海农商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及中国银行涉资较多,这7家银行都是债委主席团成员。北京银行、天津银行、天津滨海农商行的的信贷余额均高达百亿规模,其余4家银行的信贷额度也在60-100亿之间,规模依然惊人。
信托公司包括北方信托、天津信托、国民信托在内的多家信托公司。公开资料显示,3家信托所涉集合信托项目规模合计逾6亿元。更糟糕的是,天津金融机构几乎集体沦陷。天津本地的银行和信托机构、各大银行的天津分行踩雷很深。
另有多家上市公司债权方宣布有坏账风险。目前,已经有津滨发展、天津银行、冀中能源等上市企业发布公告,其中津滨发展、冀中能源涉及金额分别为6198.33万元和12亿元。
渤海钢铁的破产,除了外部行业环境的影响,内部管理上也存在着巨大的漏洞。债务危机发生后,天津市委巡视组在审查中又发现渤海钢铁领导人员滥用职权、管理缺位,“围猎国有资产”、“以钢吃钢”。
渤海钢铁成立之初背负了无数政府领导、金融机构的瞩目,这些人眼中散发的期待,如渤海湾盛大耀眼的日出,光芒万丈。
其实渤海钢铁的组建和扩张,辉煌和没落,也正犹如中国能源过剩行业的一张张的剪影。
02
困局所在
1.原材料高度依赖进口
据国土资源部调查,我国铁矿石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铁矿资源量的1/3左右,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仅为总资源量的53%,而且矿石类型复杂,资源品质较差,富铁矿石仅占2.8%,全国铁矿石平均品位33%,低于世界铁矿石平均品位11个百分点。
所以,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不得不依赖进口来满足铁矿石的巨量需求。
近年来,受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下降冲击,国内矿山运营日益困难,关停矿山不断增加,铁矿石进口量持续快速增长,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
过高的原材料进口依赖,以及国际矿石巨头垄断供应和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偏低的格局,使得中国钢铁产业发展极易受到国际矿石供应波动影响,加之产能过剩、需求疲软的产业环境,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往往被迫紧紧跟随国际铁矿石价格的下降,但国际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却难以向下游钢铁产品有效转移。
也就是说,国际铁矿石价格的下降并不会带来国内钢铁企业盈利空间的拓展,但铁矿石涨价却会相应挤压钢铁企业的利润。国际铁矿石价格的每一个涨跌循环,最终都将导致中国钢铁产业整体盈利空间的收缩,不打破这一恶性循环,中国钢铁产业将难以实现盈利能力的提升。
2.低技术与产业链低端锁定
如今我国已经是钢铁第一大国,但远非钢铁强国。尽管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钢铁产业在技术引进与吸收再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体上产业技术水平仍处于中低端,绝大多数企业高附加值品种钢的占比都在一半以下,其中真正属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比例更是低得可怜。
高强中厚宽钢带、特厚板、汽车用热镀锌板等高技术、高质量的钢材品种与日本、德国等钢铁强国的差距十分明显。国外特殊钢产量占钢总产量的比重约10%以上,中国特钢占比仅5%;而且以优Q345C钢板、合金钢为代表的中低端特钢产品比重高达80%,工模具钢、高速钢等毛利率高的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同时,由于高端产品难以实现进口替代,也暴露了我国钢铁业核心技术掌握程度低、先进生产技术与新工艺仍主要依靠引进和模仿以及新产品自主研发能力的欠缺。
3.负债高企成为经营沉重负担与重大风险
近年来,举债发展成为我国钢铁企业普遍做法,负债余额逐年增加;高企的负债余额已经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沉重负担,是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重大风险因素。
要知道2014年全行业利息负担就已经高达2099.2亿元,如果考虑到在负债余额中银行借款只有1.3万亿元,以及另外近1.9万亿来自非银行渠道的高息短期贷款,钢铁企业的实际利息负担显然更重,再联系此次渤海钢铁高达2000亿的债务来看,负债高企可以说是钢铁行业里最为致命的风险。
4.产能过剩与需求疲软导致价格长期低位运行
产能过剩是制约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的钢铁产能进入一个快速扩张时期;2010年我国粗钢产能为7.48亿吨,年平均增长率接近20%。
十年间,中国钢铁产量增长了4倍多,与过去每十年增长1倍左右形成巨大反差。虽然早在2008年,我国钢铁产业的良好发展趋势已经出现重大逆转迹象限,但却并没有引起全行业的重视;
即使期间经历过国务院推动的数次钢铁行业去产能,中国式的行政去产能也没有能够有效遏制住钢铁行业产能扩张的步伐,甚至是陷入了边淘汰边扩张的尴尬局面之中。
5.劣币逐良币现象广泛存在
由于钢铁产业市场集中度偏低,规范的市场竞争秩序一直没有建立起来,产业内部恶意竞争等不利于产业整体发展的行为时有发生,劣币逐良币现象广泛存在。
当前市场上存在有大量地条钢与假冒伪劣产品,它们以更便宜的价格满足了市场客观存在的低品质或不合规需求,从而对正规钢铁企业合格产品的销售造成了严重冲击。
另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国家提升了对钢铁企业环境治理的要求,并加强了对企业排放的监督检查,但由于受到地方政府认知水平、执法力度等层面差异的干扰,每个钢铁企业执行环境标准的程度上存在有较大差异。
而这对那些不严格执行环境治理标准的钢铁企业来说,不仅可以降低成本以增强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而且可以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而严格执行标准的钢铁企业,既要付出更多的经营成本,还需忙于应对来自不合规企业的低成本竞争。
03.结语
其实,无论是去产能还是淘汰一批不合格的钢企,最困难的并不是政策执行的过程,而是其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以员工的安置问题为例,很多国有企业职工大半辈子都待在单位,现在让他们突然下岗,他们可能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另外多数国企员工的潜意识也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状态,认为国有企业就应该养员工,如果让一个国企老职工完全离开单位自谋职业,至少也需要二、三十万的补偿金,代价还是非常高的。
但与国企相比那些失业的民企员工就更为艰难了,“国企还好点,我们民企员工什么都没有。老板什么都没说,就让回家待着,等通知。我们厂子9月底还要再拆掉两个高炉,好几百个人都‘放假’了,可这算放什么假啊,就是让我们重新找工作呗。”一位即将下岗的民营钢企员工说。
要想真正解决钢铁行业所面临的种种困境,真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当然这也在考验着有关部门能否平衡好行业改善与保障民生之间的关系了。
时间终将揭晓答案,我们拭目以待。
延伸阅读
最后,让我们再来看看近两年破产、停产、搬迁的钢企有哪些。
1.金广实业、天成不锈钢、天高镍业破产重整
去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曾发布公告:申请人广汉市钏启包装有限公司、乐山兴企金属制品包装有限公司分别向本院申请对四川金广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汉市天成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云南天高镍业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
2018年8月1日,四川省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查拟裁定受理并发布公告。三家关联公司总负债超170亿!
2.徐州7家钢企整体退出
2018年5月,徐州市印发《徐州市钢铁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方案》,推进龙远钢铁、铁矿铸业、宁峰钢铁、龙山铸造、海通特钢、成钢集团、荣阳钢铁等7家停产企业整体退出。
8月25日,江苏龙远钢铁有限公司450立方米高炉附属设施进行拆除,总资产5.6亿元,负债4.65亿元,职工人数781人,占地135.3亩,现有450m高炉1座,炼铁产能55万吨。目前公司已关闭,全厂停产。
3.新疆25家钢企中13家停产、1家未建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信委委托自治区节能监察总队对新兴铸管新疆有限公司等25家疆内钢铁企业用电情况进行了现场核查,发现自治区目前25家钢铁企业中,停产企业共有13家,包括新疆鄯善华兴铸造有限公司、新疆金汇铸管有限公司等;未建成的企业有1家,为鄯善县宝通钢铁有限公司。
4.圣戈班撤资,钢厂关闭,员工遣散
2018年8月16日,圣戈班(徐州)管道有限公司转岗分流职工SYB创业培训班在江苏徐州市工会干校开班。截至目前,除200多名劳务派遣工已办理完毕外,全厂1801名在岗职工全部同意《2018年职工分流及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补偿方案》。圣戈班(徐州)管道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徐州钢铁总厂,2005年底被法国圣戈班全资收购。
5.唐山市半壁店钢铁、众业不锈钢破产清算
2018年6月,河北法院网公开发布的一则公告显示,唐山市半壁店钢铁有限公司、唐山众业不锈钢有限公司以公司亏损严重,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开平区人民法院”)提出破产清算申请。
6.重庆钢铁破产重组,四源合基金入主
2017年7月,重庆一中院裁定,受理重庆来去源商贸有限公司提出的对重庆钢铁进行重整的申请,并指定重钢清算组作为管理人。截至2017年6月底,*ST重钢资产总额366.2亿元,总负债376.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103%,处于资不抵债状态。
2017年11月,重钢公告,最终确定四源合基金与重庆战新基金共同设立的重庆长寿钢铁有限公司为重庆钢铁重组方,参与对重钢进行重整。
……
参考资料:
《渤海钢铁破产:负债1920亿,涉及105家金融机构》 财经观念
《中国钢铁产业面临的困局与出路》 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