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公司成立十年:总资产超9414亿美元 年均增值14.51% 累计上缴利税超1万亿元
2017年是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公司”)成立十周年,也是公司第一个十年考核期的完成年。这让中投公司的2017年年报有了不同一般的意义。
作为首个“十年大考”的“答卷”,2018年7月9日,中投公司发布经董事会批准的《2017年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报》”),《年报》显示,中投公司2017年境外投资净收益率按美元计算为17.59%,创下历史新高。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境外投资累计年化净收益率为5.94%,超出十年投资绩效考核目标。
中投公司的组建宗旨是实现国家外汇资金多元化投资,在可接受风险范围内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以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
出席年报发布会的中投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屠光绍表示,“中投公司十年取得的不仅仅是投资上的业绩,更重要的是我们面对新的任务和要求,形成了中投公司创新的对外投资方式,完善了中投公司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积累了面向未来的发展潜力。”
屠光绍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在现有的十年基础上,中投公司正在制定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新战略将涵盖未来三年的发展,围绕打造机构化投资能力等八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在重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上制定课题研究,形成新的战略思路。”
合格的“十年答卷”
2007年9月,为深化外汇管理和金融体制改革,中投公司应运而生。2011年,公司董事会决定将投资考核周期延长至十年,把滚动年化回报率作为评估投资绩效的重要指标。
中投公司5.94%的境外投资累计年化净收益率超出了十年的投资业绩考核目标。在中投的境外投资组合分布中,公开市场股票、固定收益、另类资产和现金产品分别占比43.6%、15.9%、39.3%和1.2%。
截至2017年底,公司总资产规模超过9414亿美元,实现跨越式增长,相当于十年内再造了三个中投公司;累计年化国有资本增值率为14.51%,累计上缴利税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为壮大国家财政实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交出了一份合格的“十年答卷”。
在屠光绍看来,这份“十年答卷”,中投公司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和市场动荡的巨大考验,坚守十年业绩目标不动摇,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成果,较好的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使命和任务。
“一是基本建成了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投资平台,有效拓展了外汇资金运用渠道和方式,书写了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不平凡的创建史。”屠光绍表示。
根据普华永道和Preqin公司统计,截至2018年3月底,主权财富基金的资产规模已达7.45万亿美元。中投公司作为主权财富基金的后起之秀,不但参与了主权财富基金行为准则的制订,同时也为投资接受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巩固和加大了另类投资和直接投资的力度。目前中投参与的对外投资包括了公开市场投资、另类投资和直接投资。”
“三是更好促进了中投的对外投资,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投公司抓住中国国情,将驱动对外投资和服务国内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完成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直投项目,有力支持了国内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屠光绍表示。
“四是创新了对外投资的方式。过去十年来,中国对外投资发展迅速,无论是产业基础、金融结构还是市场形势都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这让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显得更为重要。中投公司推动和优化了已有的多边基金、双边基金和平台基金的运作方式,搭建了跨境的投资平台。”
此外,中投公司探索形成了市场化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汇金模式”,创新发挥了“国有金融机构注资改制平台、国有金融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国有金融股权管理平台”三大平台作用,推动国有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
目前,中投公司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投资管理体系,积累了一批重要国际合作伙伴,形成了一支专业能力较强、团结奋斗的员工队伍,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同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直管企业管理制度体系,通过注资改制、重组上市,推动直管企业步入更好的发展轨道。
“汇金模式”引关注 年报首设“境内股权管理”章节
2017年《年报》作为中投公司成立以来的第十份《年报》,与往年相比,除了发布公司在2017年的投资收益和经营管理情况之外,还翔实介绍了过去十年公司在公司治理、投资战略与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以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取得的进展。
2017年《年报》还首次增设了“境内股权管理”章节,详细阐述了中央汇金的发展历程、“汇金模式”在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中央汇金在2017年的经营情况。
屠光绍表示,“‘汇金模式’不是中投公司提出的,也不是汇金公司提出来的,而是媒体(市场)对中投境内股权管理模式的一种认可和提炼,它区别于过去行政化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其核心就是按照国家的战略定位,在国有金融管理上走出了一条市场化、专业化的道路。”
中投公司副总经理张宏安也表示,“‘汇金模式’坚持了管资本的定位,坚持国家使命与市场化方式不变,坚持派出董事治理不变,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金融管理体制中职责不清、权利不清的问题,实现了很好的自我修正,是一个非常市场化的经营模式。”
回顾中央汇金公司成立十余年来在股权管理方面的情况,自2003年中央汇金公司成立以来,其先后对国有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等共计19家机构进行注资,增强了这些机构的资本实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行使出资人权利和履行出资人义务,提高了这些机构的经营效率和公司治理水平。
2017年,中央汇金公司着力加强股权管理能力建设,顺利完成首期汇金信用债发行,稳健运行汇金资管公司,推动直管企业重组改制。截至2017年底,中央汇金管理的国有金融资本为4.1万亿元人民币,控参股的17家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控参股机构全年实现净利润合计1.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出色地实现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其中,11家上市控参股机构总市值6.7万亿元人民币,中央汇金所持股票总市值3.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22%。此外,控参股六家银行全年新增本外币贷款5.2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社会新增贷款总额的近四成,资产质量呈现企稳向好趋势。控参股四家证券公司全年股票和债券承销规模超万亿元人民币,均获得行业AA评级。控参股两家商业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超过2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主要监管指标均符合要求。
中美基金一期募资完成
在中投公司《年报》发布会上,屠光绍多次提到了中投公司创新的对外投资方式,其中作为双边基金的中美基金的情况备受关注。
中美基金源自2017年11月9日中投与高盛在北京签署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高盛集团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提出成立50亿美元的中美制造业合作基金,投资美国企业。
在《年报》发布会上,屠光绍首次回应了这只基金的进展情况,他告诉记者,“考虑到基金的投资效率,中美基金会分期分阶段实施,目前中美基金首期募资已基本完成,正在进入基金关闭阶段。”
屠光绍没有披露首期基金的募资额度以及中美双方具体的出资比例,他表示,“中美双方没有约定固定的比例,应该会视项目的推进来定。”
在屠光绍看来,中美基金将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高盛对美国市场比较熟悉,而中投对中国市场更有经验,双方将本着利益一致,互利共赢的初心,共同推进投资。
谈到中美贸易摩擦时,屠光绍表示,“中美贸易摩擦虽然给双方带来了挑战和困难,但我相信中美合作是长期战略,我们会做好长期的准备。”
“我个人认为,中投对美国的投资,包括中美基金对美国企业的投资,一方面我们不会以控制产业为目标,我们坚持的是长期投资和财务投资,投资比例不会超过被投企业10%的股权。另一方面,虽然我们主要做商业投资,但也强调社会责任,比如在创造就业方面会提供更多的机会。”
对于双边或者多边的方式解决投资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的问题是屠光绍长期关注的课题,在2017年底屠光绍的一次对外演讲中,他曾经提到,“为适合多边双边的趋势,我们要在新模式方面探讨多双边基金。多双边基金,一方面可以适应目前多双边投资的谈判协议,这样一个大的全球趋势。另一方面,多双边基金本身就有它自身优势,通过多双边基金,通过利益绑定,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样才能够减少所谓保护主义的阻碍,形成互利共赢,这种投资需要高度重视。”
在当前投资环境下,屠光绍也指出,“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正在面临一个与历史上不一样的投资环境,尽管各国对中国的投资都表示欢迎,但同时伴随中国正成长为一个大国,各国会关注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带动作用,但同时也会对中国的投资进行不同程度的防范。”
“作为大型的长期机构投资者,中投公司一方面要与大家进行共有、共建、共享,另一方面,面对挑战,中投公司还需要利用国际市场的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尤其是要形成市场化的竞争力,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和无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