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疏浚业发展120年 全力开拓国际疏浚市场
远航!百年疏浚业搭上 “一带一路”快车
航道拓宽、港口挖深、乃至湖泊清淤,无一不依赖疏浚业的支撑。我国的现代疏浚业诞生于1897年成立的海河工程局,到2017年已有整整120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铺开,疏浚这一“百岁高龄”的产业老树发新枝,加快出海,拿出完善当地基建的“中国方案”,昂首阔步迈向新时代。
中企出海擎起“中国疏浚”大旗
卡西姆港燃煤应急电站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首批项目,也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该项目配套工程,传承海河工程局120年衣钵的中交天津航道局(以下简称天航局)承担的卡西姆发电厂港池与航道疏浚吹填工程如今已完工。整个疏浚工程体量净约479万方,虽然工程量不算大,但重要性非同一般。
卡西姆发电厂所在地是当地工商业与文化中心,被誉为840公里海岸线上的一颗耀眼明珠。不过,这颗明珠却因能源不足引发的电力供应紧张而星光黯淡。
改变发生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电力领域合作成为中巴两国加强互联互通的重要内容,随之卡西姆港燃煤应急电站正式启动建设,缓解当地电力短缺的窘境。作为重要配套项目施工方,天航局依托丰富的疏浚业经验,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完成了运煤船与电站之间“最后一公里”的港池与航道疏浚吹填工程。
卡西姆发电厂是中国疏浚企业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的缩影。据统计,自2013年以来,天航局累计在海外实施项目20余个,先后打入大洋洲、欧洲、美洲等地市场,总合同额超过13亿美元。
百年积淀,“走出去”底气十足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内几大疏浚企业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在为当地发展注入新鲜力量的同时,不忘注重环保与人文交流。回望过去,中国疏浚业“走出去”之路却并不平坦。
天航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疏浚行业“走出去”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对外开放格局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了机遇,沿海航道局由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则为疏浚行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内在动力。
然而,打开国际疏浚市场谈何容易。在国际疏浚市场上,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四大疏浚公司拥有庞大的挖泥船队,长期垄断亚洲、非洲疏浚市场。国外疏浚工程的招标是依据国际土木工程师协会编制的菲迪克条款为合同范本。由于内容复杂和外语水平限制,当时的国内企业很难理解合同条件。“最大困难是缺乏国外疏浚经营管理人才和经验,尤其是商务人才。一切都得从头学起,难度可想而知。”回忆过往,天航局相关负责人感慨万千。
新的起点发生在2015年,中国交建整合天航局、上航局、广航局,成立中交疏浚集团,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疏浚公司,全力开拓国际市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打开新格局,中国疏浚业崭新的篇章徐徐展开。
借“一带一路”东风扬起新风帆
2015年4月25日,这是值得中国疏浚业铭记的日子。天航局耙吸挖泥船“通远轮”“通旭轮”经过40余天,途经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以及苏伊士、基尔两大运河的12500海里超远距离航行,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布朗克港项目工地正式施工。这是中国疏浚企业在欧洲承揽的第一个疏浚工程。
其实,在“一带一路”沿线施工也不总是一帆风顺,有时还面临安全考验。
去年,天航局签约纳米比亚鲸湾港油码头项目。根据工程需要,该局调遣耙吸船“通力轮”出国施工。到达码头后,船长李志发现,燥热的空气中散发着硫化氢的臭鸡蛋气味,水面上漂浮着一层深绿色的泡沫。“这一施工区域有大量海洋生物腐尸形成的硫化氢气体,一搅动泥层就会有气体散发出来。”由于硫化氢有毒,工程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危险性。天航局一方面改进施工技术,另一方面做好员工思想工作。伴随着试挖、培训和演习,施工方案也不断进行着优化,最终攻克在毒气中施工的难题。
沙特、巴基斯坦、印尼、阿联酋、马来西亚……中国疏浚业海外拓展背后印刻了一长串“一带一路”国家的名字。从1897年的海河工程局,到今天中交天航局乃至中交疏浚集团,“中国疏浚”前进的脚步越来越坚实,在擦亮了中国疏浚业进军海外的金字招牌同时,也为这个百年品牌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者:毛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