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经济三农

“扶贫养懒汉”:拿着补助喝酒打牌混日子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发布时间:2018-02-08 19:58:03

 “站着脱贫”还是“躺着脱贫”

  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李仁虎

  最近,一篇署名为某贫困县小学生的作文《我的理想》,在网上流传甚广。文章历数贫困户享受的种种补助扶持名目,羡慕贫困户的待遇,还在结尾写道:“当贫困户是一个多么光荣而伟大的事啊。所以,我长大后一定要成为一个贫困户!”

  文章虽然假借小学生之名,用了戏谑夸张的笔法,但文中所描述的“扶贫养懒汉”现象,在不少地方是真实存在的。如北方某省某县年底召开人代会,多位村支书反映,一面是各种短工用工需求供不应求,一面是一些贫困户年关悠闲,拿着各种补助喝酒打牌混日子,有的闲在家里嗑瓜子睡大觉,短工不打,小钱不挣。他们既不抓住眼前的工作机会,也不为明年谋算准备。有扶贫政策兜底,这些人懒出了“底气”:反正有政策做靠山,再穷也能吃饱穿暖,再懒也酒肉不愁。

 

 

  精准脱贫政策已使几千万贫困户摘掉了穷帽子,但同时也让一些贫困户患上了补助扶持“依赖症”,主观脱贫提不起神、志气短,动力不足,滋生“政策不扶就地卧倒”“补助不来大门不迈”的做派。这种做派被扶贫干部形象地称为“懒癌”。

  “懒癌”在一些地方有蔓延之势——有的富裕了不愿摘帽,有的不是贫困户却争戴穷帽子。在向深度贫困进军的脱贫攻坚期,思想上的贫困比物质上的匮乏更值得警惕。

  扶贫不能养懒,“懒癌”必须根治,否则遗患无穷。一是影响扶贫总体进程,一人掉队,会拖大家后腿;二是影响扶贫政策落实,扶贫扶出了懒汉,会让人对扶贫政策产生怀疑;三是影响公平公正的价值观,败坏社会风气。躺着都能脱贫,谁还愿意站着脱贫?

  脱贫攻坚是国家战略,全面小康是奋斗目标。贫困户是精准扶贫的对象,也是攻坚战的战斗员,更是扶贫政策的受益者。外在政策再好,少了战斗员自身努力、冲锋陷阵也是事倍功半,非长久之计。老祖宗留下的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本分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根治“懒癌”必须自己站起来,抓住政策,抓住机遇,奋力干、朝前奔、不掉队,大步走进小康社会。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