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苏、山东、北京、浙江、上海研发投入超千亿
原标题:统计局:6省研发投入超千亿 京津沪强度媲美发达国家
研发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越来越大。
今年7月,国务院批复《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下称《核算体系》),《核算体系》调整了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处理方法,将能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究与开发支出不再作为中间投入,而是作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
这一调整之后,各个地区的GDP也相应产生了变化。目前已有浙江、北京等部分省份公布了调整之后的2016年GDP数字。其中,研发投入较多的沿海经济大省绝对值增加了不少,如北京、浙江、福建等GDP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调整后的变化
浙江公布的数据显示,调整后浙江2016年的GDP达到了47251亿元,比原先增长了773亿元,约占研发支出的68%。
福建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福建GDP达到了28519.2亿元,增长了291.4亿元,约占研发支出的64%。
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实施研发支出核算方法改革后,1996年以来各年GDP总量相应增加,GDP增长速度有所变化。其中,2016年北京含研发支出GDP为25669.1亿元,比上年增长6.8%,增速比改革前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研发支出核算方法改革新增GDP为779.6亿元,增加幅度为3.1%。
江西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修订后,2016年GDP增加了134.59亿元。
尽管目前大多数省份尚未公布修订后的2016年GDP数据,不过根据测算,名义的研发支出额度最后核算后,约有五六成纳入了GDP。例如2016年浙江研发支出纳入GDP的比例为68%,江西为65%,福建64%,北京为53.6%。
从投入研发的主体来看,2016年我国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7.5%、14.4%和6.8%。虽然企业研发支出占了大头,但在一些高校云集、科研院所云集的大城市,这些科研机构所占的比例也不小,从总体来说,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率却不如企业。
另一方面,尽管研发支出的计入会增加GDP总量,不少省份的绝对值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总体而言,这对GDP增速的影响并不大。
6省份研发投入超千亿
尽管研发支出计入GDP的调整,对经济增速影响不大,但研发投入的多寡,会对各个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不同区域、不同省份之间的研发投入总量和强度也存在着差异。
第一财经记者对各省份研发投入的统计显示,目前已有6个省份的研发投入超过了1000亿元大关。其中广东和江苏超越了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