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经济进出口

国庆出境游超600万人次 人均消费超一万元 去年境外消费1.5万亿元

来源:一见财经  发布时间:2017-10-07 22:45:35

       其实,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本土销售的商品和服务与消费者的需求并不匹配,那部分被压抑的消费欲望,于是在海外得到了满足和释放。

      以前,大部分中国人的消费模式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对商品的质量和款式等要求不高;但现在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很多人开始追求有品质的消费。

      中国人不愿意在本土买东西,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内商品整体上质量比不上国外,而且价格更贵。

      很多人在海外千辛万苦买回商品,却发现是「中国制造」,但奇怪的是这些在中国制造、价廉物美的商品,中国人在本土是买不到的,他们是外商下订单生产的外贸货。

      和国货相比,这些商品执行更严格的环保和品质标准,生产完毕就装船运往海外销售,和中国的消费市场完全不搭边。中国人在日本买回来的很多虎牌的保温杯就是这种情况。

      反观在国内销售的商品,因为厂家的不用心、标准的落后、假冒伪劣盛行等因素,品质和外贸品往往有很大的差距。即便是同一厂家生产的产品,外销和内销也是两个标准。

      另外,中国国内市场一直存在一个颇为奇特的现象:同一种产品,千里迢迢出口到国外,售价甚至比国内售价还要便宜。

      造成这种怪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过去三十年我们一直实行出口导向的贸易政策,重外贸轻内贸,出口有退税,进口却要征收重税,在这种体制的保护下,国内很多商品质量低,最后导致价格低,价格低商家利润薄质量就会更低,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了。

      德勤2016年发布的关于全球各个国家奢侈品价格研究分析显示,除了高端奢侈品在国内外市场存在巨大价差以外,轻奢品牌更是表现出惊人的价格差,例如Coach在中美两国的价差已高达 40%。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在一市场上,同质商品只能按照同一价格出售。如果卖方按照两个不同价格卖,以低价买到商品的消费者就会以介于自己的买价和卖方的高售价之间的一个价格,把商品转售给另外的顾客,这样,卖方定的高价格就不可能达成真正的交易。

      这个经济学假设要成立最重要一条就是消费者能够互相转让这个商品或服务,这种情况下,厂商即使面临不同支付意愿的消费者,也只能采用单一定价模式。

      然而,一旦企业发现一种可以分隔开不同消费者类型的手段时,出于赢利的目的,其就有动力在分割市场下,对不同支付意愿的消费者采用区别定价的策略。

      比如,中国和欧美、日本之间的地理距离,以及人口流动的各种障碍,实际上为销售市场在中国、欧美国家的跨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屏障,企业就可以在不同市场,针对不同购买意愿人群,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

      高端消费品牌(尤其是奢侈品)由于其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相近替代品比较少,在市场上具有一定垄断力,于是企业为了维持品牌高端性,有时候有益意压低供应量,让消费者付出高价。

      比如苹果公司的iPhone一直以来都是在中国制造的,但前几年中国不是首发国,导致在欧美售价只有5000左右的手机在国内被炒到10000元左右。

上一页  [1] [2]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