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经济财政金融

中国财政:25省负债 6省盈余(上)

来源:中国经济学人  发布时间:2017-08-22 20:30:46
西北片区地形复杂且气候恶劣,是中国扶贫工作的主战场。不会有任何意外,西北7省(宁夏、青海、山西、陕西、内蒙古和新疆)全都处于财政亏空状态,它们当然都无法向中央财政贡献盈余,并且一定会高度依赖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

2016年,宁夏财政缺口规模732亿元,青海1225亿元,山西1517亿元,甘肃1884亿元,陕西1962亿元,内蒙2564亿元,新疆3162亿元,合计13046亿元。  

仔细看数据会发现一些奇特的现象:2016年青海的国地税总收入为298亿元,一般预算支出为1523亿元,支出是收入的5倍,青海政府每花一块钱,中央财政就要补贴四块钱;从2014年到2016年,陕西和新疆的国地税总收入连续两年在下降。

干旱的西北很穷很困难,再往南走一点就到了湿润温暖的西南片区,那里的情况也很糟糕吗?

西南片区:重点开发很缺钱

西南片区六省市,重庆、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和四川,当然也不会有任何意外,全部处于财政净缺口状态。

 

GDP增速三连冠的重庆在花钱方面也习惯了大手大脚,导致财政刚性缺口也越拉越大,是四大直辖市里最需要中央补给的,毕竟还要供养14个国家贫困县。

从人均财政补贴来看,西藏遥遥领先。2016年西藏的常住人口为331万,对比其1397亿的财政缺口(也就是中央财政补贴),意味着当年度西藏的人均财政为42205元。而2016年度中国的城镇人口的人均收入为33616元。由此可见,中央扶持西藏发展的决心有多么大!

2016年,重庆的财政缺口1222亿,西藏1397亿,云南2229亿,贵州2270亿,广西2412亿,四川3542亿,合计13072亿。与2014年的合计财政缺口规模10020亿相比,增幅30%。今年上半年的财政缺口合计7040亿,预计今年的总缺口将超过1.5万亿。

西部大开发,烧钱自然多,全国人民都能理解。那么,整天嚷嚷要崛起的中部片区要不要中央补一补啊?  中部六省:崛起过程要烧钱

 

中部片区6省,海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与河南(说明一下,海南实在是没片区合适放,所以放到了中部),基本上都是人口大省,当然也是财政缺口大省。

 

最南端的海南虽然地小人少,但财政缺口却一年上一个台阶,2014年是200多亿,2015年是300多亿,2016年是400多亿,2017年预计会超过500亿。要是人均收入有这么快的增速该多好呀!

作为人口过亿的中部大省,河南的财政刚性缺口当然是全国第一,预计今年会超过5000亿元,和东北三省的总量相当。呵呵,官方媒体吹捧的河南原来是大穷鬼。

2016年,中部六省财政缺口合计13325亿,较2014年的合计财政缺口数9074亿,增幅47%。今年上半年的财政缺口8008亿,预计今年是要直奔1.7万亿而去了。

25省小结:整整5万亿缺口

我们将这25个省市的财政缺口数据汇总起来,我们将得到一个很惊人的总数,见下表:

 

从2014年到2016年,25省合计的财政缺口数从31927亿,上升到48134亿,增幅51%。而今年上半年的财政缺口合计已经超过2.5万亿,今年一定是要超过5万亿了。因此,我们现在必须要知道的是,剩下能够创造出财政盈余的6省一市: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北京、上海和深圳(计划单列市),   它们到底能挣多少钱。它们有没有能力,补上这5万亿的财政缺口?

 

六省一市:努力赚钱养国家

我直接放出这六省一市的收支数据表好了:

 

2016年,福建的财政盈余644亿,深圳2851亿,江苏5178亿,浙江5441亿,北京6390亿,上海7748亿,广东9301亿,合计起来,六省一市总共给中央财政带来了30373亿的贡献。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种贡献规模已经达到了极限了,从2014年到2016年,六省一市合计的财政盈余幅度始终维持在3万亿左右。今年上半年的合计盈余规模1.7万亿,考虑到下半年的财政支出更大,预计今年这六省一市的财政盈余规模,也就是3万亿左右了。

这样的数据,与财政缺口数据相对比,还真是一件令人感觉悲伤的事。2014年,25省的财政缺口3.2万亿,与六省一市3.1万亿的财政盈余数据大致能对应上。然而到2016年,六省一市的财政盈余依然保持在3万亿出头,而25省的财政缺口却已经高达4.8万亿,今年更是必定要突破5万亿了。一来二去,这中间的差值,已经高达2万亿。

解决之道:爱国公民买国债

我大天朝当然不能坐视地方政府的现金流断裂而破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能做出的最合理的选择,就是政府借债。只有两条出路:由省级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但中央政府限制非常严格,越是缺钱的省份越不让发行地方债;由中央政府发行国家公债,收到资金后再给地方政府输血,这就像老母亲四处借钱给穷孩子。

 

然而我们必须知道的是:老母亲也是要吃饭的呀。    军事外交开支,中央各部委的行政开支,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开支,这都是要钱的。2016年中央政府本级预算内支出2.74万亿,今年上半年1.42万亿,这笔钱也是节省不了多少的。要知道中央政府也没有更多的收入来源了,除了六省一市的3万亿财政盈余必须上缴中央之外,另外的最大一笔收入就是央企上缴利润了,2016年利润上缴规模5038亿,合计起来,一年也就是3.5万亿左右。

 

好吧,现在我们知道了:2016年,中央政府手里能动用的资金总量3.5万亿;它承担的财政支出规模则高达7.54万亿,其中维持自身运转的中央本级支出2.74万亿,填补地方政府财政缺口4.8万亿。7.54-3.5=4万亿。这,就是我大中国目前切切实实的财政压力。

在本文的最后,我给出这样一组数据:2015年,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1.99万亿;2016年2.95万亿;今年上半年1.37万亿。我希望,在内心深处热爱这个国家的公民们,你们能在读完本文之后,认真考虑是否要去认购一笔国债。今时今日,购买国债,乃是爱国的最佳体现方式了!

向各位爱国公民致礼!

仔细看数据会发现一些奇特的现象:2016年青海的国地税总收入为298亿元,一般预算支出为1523亿元,支出是收入的5倍,青海政府每花一块钱,中央财政就要补贴四块钱;从2014年到2016年,陕西和新疆的国地税总收入连续两年在下降。

干旱的西北很穷很困难,再往南走一点就到了湿润温暖的西南片区,那里的情况也很糟糕吗?

西南片区:重点开发很缺钱

西南片区六省市,重庆、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和四川,当然也不会有任何意外,全部处于财政净缺口状态。

 

GDP增速三连冠的重庆在花钱方面也习惯了大手大脚,导致财政刚性缺口也越拉越大,是四大直辖市里最需要中央补给的,毕竟还要供养14个国家贫困县。

从人均财政补贴来看,西藏遥遥领先。2016年西藏的常住人口为331万,对比其1397亿的财政缺口(也就是中央财政补贴),意味着当年度西藏的人均财政为42205元。而2016年度中国的城镇人口的人均收入为33616元。由此可见,中央扶持西藏发展的决心有多么大!

2016年,重庆的财政缺口1222亿,西藏1397亿,云南2229亿,贵州2270亿,广西2412亿,四川3542亿,合计13072亿。与2014年的合计财政缺口规模10020亿相比,增幅30%。今年上半年的财政缺口合计7040亿,预计今年的总缺口将超过1.5万亿。

西部大开发,烧钱自然多,全国人民都能理解。那么,整天嚷嚷要崛起的中部片区要不要中央补一补啊?   中部六省:崛起过程要烧钱

 

中部片区6省,海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与河南(说明一下,海南实在是没片区合适放,所以放到了中部),基本上都是人口大省,当然也是财政缺口大省。

 

最南端的海南虽然地小人少,但财政缺口却一年上一个台阶,2014年是200多亿,2015年是300多亿,2016年是400多亿,2017年预计会超过500亿。要是人均收入有这么快的增速该多好呀!

作为人口过亿的中部大省,河南的财政刚性缺口当然是全国第一,预计今年会超过5000亿元,和东北三省的总量相当。呵呵,官方媒体吹捧的河南原来是大穷鬼。

2016年,中部六省财政缺口合计13325亿,较2014年的合计财政缺口数9074亿,增幅47%。今年上半年的财政缺口8008亿,预计今年是要直奔1.7万亿而去了。

25省小结:整整5万亿缺口

我们将这25个省市的财政缺口数据汇总起来,我们将得到一个很惊人的总数,见下表:

 

从2014年到2016年,25省合计的财政缺口数从31927亿,上升到48134亿,增幅51%。而今年上半年的财政缺口合计已经超过2.5万亿,今年一定是要超过5万亿了。因此,我们现在必须要知道的是,剩下能够创造出财政盈余的6省一市: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北京、上海和深圳(计划单列市),   它们到底能挣多少钱。它们有没有能力,补上这5万亿的财政缺口?

 

六省一市:努力赚钱养国家

我直接放出这六省一市的收支数据表好了:

 

2016年,福建的财政盈余644亿,深圳2851亿,江苏5178亿,浙江5441亿,北京6390亿,上海7748亿,广东9301亿,合计起来,六省一市总共给中央财政带来了30373亿的贡献。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种贡献规模已经达到了极限了,从2014年到2016年,六省一市合计的财政盈余幅度始终维持在3万亿左右。今年上半年的合计盈余规模1.7万亿,考虑到下半年的财政支出更大,预计今年这六省一市的财政盈余规模,也就是3万亿左右了。

这样的数据,与财政缺口数据相对比,还真是一件令人感觉悲伤的事。2014年,25省的财政缺口3.2万亿,与六省一市3.1万亿的财政盈余数据大致能对应上。然而到2016年,六省一市的财政盈余依然保持在3万亿出头,而25省的财政缺口却已经高达4.8万亿,今年更是必定要突破5万亿了。一来二去,这中间的差值,已经高达2万亿。

解决之道:爱国公民买国债

我大天朝当然不能坐视地方政府的现金流断裂而破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能做出的最合理的选择,就是政府借债。只有两条出路:由省级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但中央政府限制非常严格,越是缺钱的省份越不让发行地方债;由中央政府发行国家公债,收到资金后再给地方政府输血,这就像老母亲四处借钱给穷孩子。

 

然而我们必须知道的是:老母亲也是要吃饭的呀。   军事外交开支,中央各部委的行政开支,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开支,这都是要钱的。2016年中央政府本级预算内支出2.74万亿,今年上半年1.42万亿,这笔钱也是节省不了多少的。要知道中央政府也没有更多的收入来源了,除了六省一市的3万亿财政盈余必须上缴中央之外,另外的最大一笔收入就是央企上缴利润了,2016年利润上缴规模5038亿,合计起来,一年也就是3.5万亿左右。

 

好吧,现在我们知道了:2016年,中央政府手里能动用的资金总量3.5万亿;它承担的财政支出规模则高达7.54万亿,其中维持自身运转的中央本级支出2.74万亿,填补地方政府财政缺口4.8万亿。7.54-3.5=4万亿。这,就是我大中国目前切切实实的财政压力。

在本文的最后,我给出这样一组数据:2015年,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1.99万亿;2016年2.95万亿;今年上半年1.37万亿。我希望,在内心深处热爱这个国家的公民们,你们能在读完本文之后,认真考虑是否要去认购一笔国债。今时今日,购买国债,乃是爱国的最佳体现方式了!

向各位爱国公民致礼!

上一页  [1] [2] [3] [4]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