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有手机支付让现金过时
文章称,中国互联网的某些层面,必须亲眼看到才能相信。来自国外的人,很难理解消息应用微信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多么重要,直到同一天里有六个人要求扫你的二维码来加好友。
智能手机支付已经席卷了中国,从统计数据来看,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金额达到5.5万亿美元,是美国1120亿美元市场规模的50倍左右。
“现在这已经成为了默认的生活方式。”市场研究公司IDC分析师希夫·普恰说:“中国的每一个企业和品牌都接驳到了这个生态系统上。”
文章认为,这意味着腾讯和阿里巴巴旗下的财务机构蚂蚁金服——这两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分别是微信和支付宝的经营者——正坐在一个金矿上面,各自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它们都可以从交易中赚钱,向其他公司收取使用其支付平台的费用,同时也可以收集付款数据,运用到从信用系统到广告的各种服务中。
林仁俊表示,最新数据显示,在未来一年里,蚂蚁金服和腾讯的每天交易总额将超过维萨(Visa)和万事达卡(Mastercard)。关键在于,这两家公司能够以低廉的价格提供付款服务,部分原因是允许小型供应商使用简单的二维码打印件或手机,无需昂贵的读卡器。它们还用后台系统来存储用户的账户记录,不需要与银行进行通信,这也有助于降低成本。
虽然腾讯没有具体列出从移动支付中赚了多少钱,但在该公司2016年第四季度的财报中,“其他服务”一项的营收较上年增长了近两倍,达64亿人民币,这主要就来自移动支付。
文章称,中国网络支付的广泛普及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随着中国围绕着两个私人智能手机支付平台来打造整个消费型经济,无法进入这两个平台的人就逐渐被关在了外面,而且它也把自己锁定在了这些公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