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耀美国公司:1年内员工从800人到近2000人成世界最大单体汽车玻璃工厂
要让地处异国他乡的大型中企稳定发展,并非易事。美国《纽约时报》日前的一篇报道,让福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关于福耀的罚单、来自美国汽车工人协会的质疑等,也让这家民营中企深陷舆论漩涡。
“福耀的政策是以国家、社会、人民、员工的福祉为第一考虑。只有做到这些,企业才有机会挣钱。”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对本报记者说。
日前,记者走访了位于莫瑞恩市的福耀玻璃美国公司、莫瑞恩市政府和位于底特律近郊的福耀玻璃北美配套有限公司等地。
当记者见到负责后勤运输事务的尼基时,她说前一晚上因为处理紧急事件凌晨3点半才睡。“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但都是我自愿的。”尼基说,福耀公司对她家庭的关心,对她个人的信任,对她工作态度的肯定,都让她感动。
而对彼得·费恩来说,拿到福耀的这份工作,是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出身于“汽车工人世家”,曾在通用汽车公司干了11年。2008年圣诞节前,通用关闭莫瑞恩工厂,让这座城市凋敝。“我们对汽车业有一份独特的爱。我相信福耀会续写这里的产业历史,我也很荣幸成为其中一部分。”
说起莫瑞恩近几十年的历史,可能不会有比希克斯更了解的人了,希克斯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在莫瑞恩市政府的会客室,希克斯向记者首先展示的是一张城市发展图片。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这里便是汽车产业的兴盛地。上世纪50年代,通用汽车公司在这里雇佣的工人总数曾达到1.8万人。
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当得知通用汽车将要关闭这里的工厂时,他召集了周围的市长、城市经理等市政管理者,40多人一起乘坐大巴车前往底特律,与通用公司接洽,希望他们能将工厂留住。希克斯的游说没有成功,但实现了第二目标:让厂房留下,不要拆掉。
莫瑞恩市政府当初的预期是,能有一家企业进驻、雇个五六百人就不错了。没想到福耀进驻之后,雇佣的员工从起初的600人增长到目前的近2000人,之后还要达到2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