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下调中国主权评级
来源:周浩 发布时间:2017-05-25 11:37:03
对于金融市场来说,中国主权评级被下调,带来的最大负面影响将来自于海外市场的长期债务融资,尤其对于需要在海外市场发债融资的中资机构。在过去的数年中,中资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已经开始试水国际债务市场。
按照相关数据,在2016年全年,中资机构发行的离岸美元债券达到了679亿美元,这是2015年发行额的2.7倍,而今年第一季度,中资发行的美元债券已经达到了438亿美元,几乎是去年发行总额的三分之二。
▲2012年群众抗议标准普尔公司下调9个欧元区国家信用评级
中资机构如果希望在海外发行美元债券,首先要获得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而一旦中国的主权评级被下调,中资机构的债券发行人评级也很可能出现下调。这也意味着很多中资机构将可能失去投资级的评级。
对于很多国际投资者来说,投资级评级是其购买债券的最低门槛,而一旦中资机构失去投资级评级,将会变成“垃圾债券”,其可以针对的发行对象也将大大减少。对于这些发行人来说,其融资能力将出现下滑,融资成本也将水涨船高。
换个角度来说,融资成本的提高也意味着发行人面临更大的现金流压力,反而需要更多的融资来解决困境,这就形成了一个不断的负面反馈。
另一个问题是,由于中资机构发行的债券多数在2018-2020年到期,到期之后一般都需要续发,眼下的评级下调无疑为未来几年的续发以及续发成本,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