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至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需求10.6万亿美元以上
中新社北京5月13日电 (夏宾)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涵,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算,2016年至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合意投资需求至少在10.6万亿美元以上。
|
万亿美元级别的资金从哪来?
数据显示,仅2016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的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就达1260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亿美元,而上述项目的承接和实施都离不开中国银行业的资金支持。
截至2016年底,代表开发性金融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发放贷款超1600亿美元,余额超1100亿美元,而中国银行则完成“一带一路”沿线项目的各类授信额度达600多亿美元。
规模达400亿美元的中国主权投资基金丝路基金亦参与其中。截至目前,丝路基金已签约15个项目,承诺投资金额累计达60亿美元,并单独出资20亿美元设立中哈产能合作基金。
当然,中国无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唱“独角戏”,而是希望以开放合作的理念,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撰文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金需求非某一个国家所能独立负担。搞好“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合作,需要着力搭建利益共同体,充分调动沿线国家的资源,加强政府和市场的分工协作,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保持投融资的可持续性,真正实现共商、共建、共享。
“中国资金可起引领作用,但不能做‘孤胆英雄’。”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在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体系中,要各国合力,才能做到可持续、高效率。
当前,“一带一路”项目的资金源头中还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家由不同国家共同出资建设的多边金融机构。此外,各国主权财富基金、跨国机构投资者也可参与“一带一路”项目投资。
“本地储蓄支持本地投资。”李扬强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内部的资金也应充分利用。
尽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水平高低有别,但均有本国的储蓄、信贷,也有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市场,本国的金融资源理应成为本国基建的资金“活水”。
“对于‘一带一路’项目来说,吸引民间资本非常必要。”俄罗斯远东发展基金CEO切昆科夫(Alexey Chekunkov)告诉中新社记者,具有政府背景的资金现在占“一带一路”建设的大份额,而如何能成功调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进来将起决定性作用。
俄远东发展基金就在与民间资本合作方面有所创新。切昆科夫表示,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共同决定设立两个目标规模分别达到10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而两个新基金将创新地引入中国的中高投资、嘉浩控股等私有机构资金,而不仅是来自政府层面的投资。
举各国之力、各界之力让“钱袋子”充盈起来后,该怎么用?
库恩基金会主席库恩(Robert Lawrence Kuhn)认为,“一带一路”资金的使用必须要加入市场化和商业化原则,放贷前要经过严格周密的审查,要将政策、环境等各类风险考虑进去,再设计好不同类型的贷款去匹配某个项目的风险和回报。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海外援助,对任何一个项目的资金使用应该都要有高标准、高要求。”库恩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