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经济三农

70后不愿80后不会90后不提 现在农村谁种地?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7-04-11 21:05:46

原标题:70后不愿、80后不会、90后不提……现在的农村谁在种地?

4月的华北平原已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在陈学中的千亩农场里,绿油油的麦苗仿若一片绿色的海洋,让人不禁畅想到几个月后丰收的景象。

老陈是河南延津县僧固乡东史固村的种粮大户,4年前,他流转了1500亩土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这是当下不少农村面临的窘境。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应运而生,被寄予厚望。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了我国农业目前面临的成本上涨、价格倒挂、增收趋缓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此背景下,今年各地种粮热情怎样?农村土地流转状况如何?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又有哪些难处?当下正值春季农忙时,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江苏、安徽、河南3个粮食大省的部分县市,了解种粮一线情况。

采访县市农业规模经营情况。制表/马丽娅

现在的农村谁在种地?

——种粮大户等新型主体已成为农田耕种的骨干力量

和陈学中一样,安徽庐江县同大镇刘墩村的倪合长也是当地的种粮大户。从最开始的几十亩地起步,老倪现在已经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

目前,庐江县拥有耕地面积95.8万亩,截至2016年6月底,全县耕地流转69.0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2%。像倪合长这样的种粮大户,在庐江县有1716户,累计流转土地47.29万亩。

同庐江县的情况类似,延津县目前土地流转面积34.58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3.75%。

在江苏徐州沛县张庄镇邓楼村,本地的土地流转大户们喜欢为自己流转来的土地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一般以某某农场命名。

起步于2014年前后的“家庭农场”,是江苏沛县在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中的一种创新的农业经营方式。截至今年3月,沛县已培育发展家庭农场1539家。而这1539家“家庭农场”共流转了全县62万亩土地,超过94万亩总耕地面积的6成。

从上述数字不难看出,规模化的经营主体已经成为农田耕种的骨干力量。

种粮大户遭遇哪些困境?

——粮价走低、流转费看涨……种粮大户经营压力增大,土地流转趋缓

近年玉米价格持续走低,让不少种植大户陷入了困境。尤其对大规模经营的农户来说,粮食一斤少卖几毛钱,总收入就得减少好几万。

2016年就是典型的“丰产不增效”。老陈介绍,去年虽然有天灾造成的影响,但管理得当,自己的产量并未减少,但价格卖不上去,整体来说不赚啥钱。“搞产业就是看效益。不赚钱,没效益,农民哪儿来的积极性。”老陈说。

老倪告诉记者,收成好的时候一亩田可以收割1100斤稻子,去年只有800斤上下,这样下来,一年的辛苦就没有了赚头。

此外,去年,老倪花1万多元给自家农田买了份保险,但水灾过后,赔付至今没能兑现,这让他耿耿于怀。

困扰种粮大户的,除了粮价的下跌,还有资金问题。在庐江县,这几年田地的流转费用也是年年看涨。2004年,一亩地的流转费用在140元,2008年涨到260元,现在每亩田的流转费已经达到600元。

在延津县,土地流转资金根据土地的好坏和流转主体的不同而有所区分:农户间小面积流转,土质好一些的,每亩一年的流转费用是500—800元,土质差一些的是300—500元,有些甚至只是在过年时给几袋粮食。但是在农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或种粮大户间流转时,每亩租金则高达800—1200元。

“土地流转费按每亩1200元,1500亩地就要将近200万,必须一次性给老百姓付清。”老陈说,地租成本居高不下,玉米价格又下跌,土地流转是不好干了。

僧固乡另一位种粮大户坦言,现在最忧心的就是土地流转资金问题。付地租要一次性拿出几十万元,自身资金不足,银行也不给贷款,只能借高利贷,但利息太高的话就会承受不了。

徐州市农工办去年针对当地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结果显示,不少大户反映贷款难、利率高、设施农业建设受土地使用政策限制等问题比较突出。此外,目前,农业保险还仅限于生产成本保险,市场风险保障还是空白,这一情况也成为种粮大户们的隐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种粮大户普遍反映,希望能落实好惠农政策,特别是在资金补贴方面,能够安排一定额度的农业信贷资金,满足农户们的租地资金需求。在粮食直补方面,应该“谁种粮、谁受益”。

今后土地要怎样流转?

——适度规模经营才能确保种粮大户既增产又增收

玉米价格下跌,地租成本偏高,资金出现缺口,天气因素……这些都增加了土地经营的压力,土地流转速度明显放缓。在采访中,有基层干部反映,前几年经常有人来租地,但这两年,来的人明显少了,甚至没有人再来了。

土地流转遇冷,今后要怎样流转?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高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土地流转趋缓,其实是速度的一种回归,是寻找农业适度经营规模的一个过程。“要加快土地流转市场和再流转市场的建设,完善土地流转的服务体系,加大对工商资本租地的监管机制,妥善地化解土地流转中的纠纷,引导土地规范有序地流转。”高强说,土地流转是手段不是目的。土地流转放缓,最终目的是要达到适度规模经营。“要借鉴‘共享经济’的理念,通过共享经营权探索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工代种这些形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那么,到底多大规模算“适度”?

“从沛县的实际情况看,一个家庭农场300亩左右的耕种规模,是最佳的适度规模,面积越大,利润率就越低。超过2000亩,如果没有经济作物和其它农业业态,比如农业旅游来支撑,不但不会赚钱,还会亏本。”江苏沛县农业委员会的高级农艺师周为民向记者介绍说。

安徽南陵县农委农业技术中心植保站站长蒋立平则认为,从种粮大户的多年投入与产出比来看,现在种田不上规模就做不出效益,但由于农业种植效益低,大规模的经营生产,人力和管理成本都相当高,进而也增加了经营风险。

“如果想把农田种好种出效益最大化,一般三口之家承包200亩农田最为适宜。这既可以保证农户取得的种粮收益高于或等于外出务工的收入,同时也可避免农户因投资过大难以承受旱涝等不可控因素导致的风险。”蒋立平对记者说,适度的规模经营才能确保种粮大户既增产又增收,从而保证农民一年的辛苦能够兑现,也让他们有信心有底气继续种下去。

延津县农林局农经股贾勇介绍说,延津县粮食种植目前基本实现了全机械化操作,这不仅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还能够通过规模化和机械化的操作降低种植成本。针对玉米价格下跌情况,延津县计划引导农户缩减玉米种植面积,增加花生或红薯的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收益。

撂荒的土地怎么办?

——提高种粮大户风险防范机制,为其保驾护航

除了上述问题,有一个现象也引起了记者关注。据了解,当前,在我国一些粮食主产区出现了种粮大户撂荒和退耕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记者也在本次采访的3个县市中进行了了解,发现这种情况并不突出。

“这个现象主要集中在‘镰刀弯’地区,也就是玉米种植的非优势种植区。”高强向记者介绍说,在这些地区,近两年玉米价格下降得比较快,而地租没有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使经营者面临很大的经营压力,导致种粮大户面对市场的波动出现弃耕和撂荒的情况。“但是,我们调研也发现,经过去年和今年长时间的调整,有的地方地租也在下降,说明市场传导机制还是在慢慢发生作用。所以与之相对,有一些种粮大户反而利用土地价格下降的时候扩大了流转规模,‘逆势接盘’,重新流入土地。”

至于如何解决种粮大户撂荒与退耕的问题,高强也给出了他的建议:一方面还是要继续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加快完善补贴财税、信贷、保险以及用地、用电等政策,加大种粮大户的培训,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是要重点做好农业保险工作,提高种粮大户风险防范的机制,为他们的经营保驾护航。

除此之外,在被问及由来已久的小农户的撂荒问题时,高强表示,这一现象一直以来都存在,跟这一轮结构调整没有太大关系,在东北、华北这些平原地区并不常见,一般都发生在耕地条件不是太好、交通不太便利的地区。

针对这一问题,高强认为,首先要从自然条件入手,加强土地整治力度,改善生产经营条件,让农民种地能有效益。“现在各地还在尝试农户之间的‘互换并地’,适当地促进土地集中,缓解土地契税化。”此外,还应加强组织化。“农民种地成本太高或者力不从心,就要发展合作社或者是家庭农场,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来帮助他们种地,种相对偏远的地,通过组织化来弥补个人的不足。”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