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经济科技

从突破生产圆珠笔三项核心技术看中国制造短板和自主创新能力

来源:观察者网    发布时间:2017-03-10 15:38:16

     原标题:攻克笔尖钢材料后 中国制笔核心技术获突破:造出笔头机

  [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对于“圆珠笔之问”这一中国传统制造业的隐痛,曾引发社会广泛热议。

  而今日,圆珠笔再次回归公众视野,是因为我国在制笔产业核心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在攻克笔尖钢难题之后,中国制笔核心技术又拿下笔头生产设备难题,成功研制出24工位笔头机,还出口到马来西亚等国。

  3月9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多名政协委员就有关议题作大会发言。其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协常委徐晓兰针对“圆珠笔之问”作出了解答。

 会上,徐晓兰委员作《小小一支笔 谱写大文章》的发言会上,徐晓兰委员作《小小一支笔 谱写大文章》的发言

  徐晓兰说,中国已在高性能计算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讯、载人深潜、高速铁路等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为何却连一只小小的圆珠笔头都造不出来呢?为此,2010年她带着同样的疑惑参加了全国政协组织的“制笔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国产化问题”专题调研。

  经过调研,一组“尴尬”的数据摆在课题组面前:当时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400多亿支笔,占全球市场80%的份额,为全球人均提供了6支笔。但却长期处于制笔行业价值链低端,制笔的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和加工设备高度依赖进口。以圆珠笔为例,90%的笔尖球珠来自进口,80%的墨水也要从日韩等国进口,笔尖球座体的生产设备更是全部从瑞士、日本等国进口。

[1] [2] [3] [4]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