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后备资源逾8000万亩 东部11省市仅占15.4%
资料图:小江流域的耕地。任东 摄
中新社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国土资源部28日发布的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结果显示,中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8029.15万亩。其中,可开垦土地7742.63万亩,占96.4%。
中国2014年启动新一轮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副司长冯文利当日在北京介绍称,当前中国耕地后备资源具有五方面特点。
一是中国耕地后备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新疆、黑龙江、河南、云南、甘肃等5个省(区)后备资源面积占到全国近一半,而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11个省(市)之和仅占全国的15.4%。
二是集中连片的耕地后备资源减少明显。本轮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相比上一轮减少了近3000万亩,同口径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减少了8183.77万亩,减幅达到74%。北京、天津、江苏、福建等10个省(市)减少幅度超过90%。这反映出,前期容易开发的后备资源大多已开发,当前再继续全面推行大规模土地开发利用的工作基础已经不再具备。
三是耕地后备资源大多数呈零散破碎分布。中国零散耕地后备资源面积5197.08万亩,占后备资源总量64.7%,且分布较为广泛。
四是耕地后备资源利用受生态环境制约大。全国耕地后备资源仍以荒草地(占后备资源总面积的64.3%)、盐碱地(占12.2%)、内陆滩涂(占8.7%)和裸地(占8.0%)为主。集中连片的后备资源也主要分布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本身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稍有不当极易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严重后果。
五是当前可供开发利用的耕地后备资源数量有限。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全国近期可供开发利用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3307.18万亩,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41.1%。其中,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仅有940.26万亩,且分布极不均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