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取消5家骗补的新能源车企中央财政补贴资格
以下为财政部通报全文:关于地方预决算公开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
财政部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决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以执行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新《预算法》为抓手,严肃财经纪律、整饬财经秩序、推进财政改革、规范财政管理,加大了财政执法和处理处罚力度,并依据公正公开的原则承诺及时对社会公布检查结果。
2015年下半年以来,按照国务院有关部署,财政部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大检查,发现了一批违反新《预算法》及财经纪律的典型案例。现将地方预决算公开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有关情况予以通报。
一、关于地方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
预决算公开事关我国民主法制进程,也是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最好的切入点。为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的要求,2015年底,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地方2015年预算和2014年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涉及省市县三级预算单位258296个。
检查结果表明,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预决算公开工作,将其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领域抓紧抓好。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后,大部分被查单位全面公开政府及预算单位经批准的预决算报告及相关报表,预决算公开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公开率方面,截至检查结束,省、市两级政府预决算公开率均达到100%;县级政府预算公开率达到100%、决算公开率达到99%;部门预决算公开力度加大。在公开渠道方面,99%的政府和部门预决算信息通过网络公开,大部分地区将预决算公开放在政府信息公开的显著位置,并要求所属预算单位按规定公开部门预决算信息。总体上看,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得到了社会公众的积极评价和认可。
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虽然不断深入,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部门预决算公开有待进一步加强。截至2015年10月31日,全国有36638个单位未公开2015年部门预算,56481个单位未公开2014年部门决算,占比分别为14.48%和22.27%。
二是公开内容的完整性和细化程度有待提升。17个省级政府(含计划单列市)、159个市级政府未对2015年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分地区预算汇总情况进行说明。11个省级政府、138个市级政府未公开2014年举借债务情况说明。1601个省级部门、16934个市级部门、91778个县级部门未公开国内公务接待的批次、人数。
三是基层预决算公开内容与社会关注不尽匹配。基层社会公众更关注民生资金等关系切身利益的财政补助情况,与当前基层预决算公开的内容存在一定错位,基层预决算公开关注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