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第三高中学生17岁李坤从少年“飞手”到创新一代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执行秘书长柯玉宝很认同这一观点:“我们希望这些少年进入航空圈,一起参与航空文化普及工作,这样可以为我国航空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我不建议他们荒废学业,没有学习基础,未来工作肯定不能得心应手。”除了学习,李坤煌和他的小伙伴也遇到了一些本属于“大人”的烦心事。
在今年3月参加迪拜举办的世界无人机竞速大赛之前,李坤煌自己拉到了约5家赞助商。“有3家企业提供超过3万元的资金,还有的企业提供价值超过1万元的设备,企业赞助后我会将他们的LOGO印在队服上。”
拉赞助对李坤煌不算难事,但有时为了一场比赛的赞助,互为竞争对手的两家企业会“掐架”,这让他不知道怎么选择。
“深圳对外交流一直很开放,在深圳长大的孩子从学生时代就可以接触到很多国际潮流信息。而深圳消费类电子行业产业链发达,则为‘飞手’们钻研新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基石。”杨金才说,年轻的深圳无疑是创新创业的天堂,正是这种氛围,让李坤煌和他的小伙伴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并茁壮成长。“无人机竞速比赛选手的年轻化,充分说明了无人机应用的广泛性,对无人机产业发展具有强力的推动作用。”
“李坤煌都没有时间和我们一块玩,他的时间安排得很满,我们就自己来了。”7月24日,正在清远旅游的李妈妈抱怨道。此时,她的儿子刚参加完上海国际竞技无人机亚洲杯预选赛,即将奔赴日本参加另一场比赛。
■记者手记
从少年“飞手”到创新一代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深圳,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愿意为热爱的事物付出满腔激情,他们享受操控无人机翱翔天空的感觉,他们愿意为此付出大量时间并刻苦钻研。记者却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许多同龄人所不具备的特点,比如耐心、专注、坚持。
“深圳是一所创新城市,对新科技信息的接收度和关注度,都居领先位置。深圳也是一所移民城市,汇聚了全国的精英,他们都有拼搏和创新精神。”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说,17岁少年在国际性无人机竞赛夺冠,不仅代表新一代少年对新事物的关注和探索,更体现出这座城市所散发的科技氛围,孕育出走在科技前沿的新一代少年。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中国AOPA)执行秘书长柯玉宝说,无人机竞速比赛是新兴起来的娱乐方式,近两年我国越来越多少年参加这种比赛,这非常值得肯定。“航空知识普及很重要,我国青少年航空文化底蕴太低。而任何一个行业想要快速发展,首先需求的一定是人才。”柯玉宝说,未来无人机从业人员肯定会趋于年轻化。
“深圳此前航空文化普及率并不高,其航空生态也比不上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但近几年深圳消费级无人机产业发展迅猛,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青少年航空文化创新的土壤。”柯玉宝认为,青少年参与无人机竞技,并不代表他们就是职业“飞手”。这些青少年大都是学生,他们不能放弃学业直接从事无人机工作,我们也不鼓励这样做。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无人机产业。在杨金才看来,无人机竞技比赛需要的不仅是飞行技巧,还对无人机组装维修、研发设计和不断创新的能力有较高要求,是一项需要个人综合实力极强的赛事。“从少年培养‘飞手’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