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职业学院58名大学生坚守5天6夜 送出700名渍水围困居民
“我是副队长,要站在同学们的最前面。”作为志愿队的副队长郑志远最先下水救人。6日下午,他和一位老师划着一个橡皮艇,来到渍水最深的一栋居民楼附近,突然窗口传来呼叫声,原来一名已经怀孕8个多月的孕妇和她丈夫还在2楼。郑志远慢慢将小艇划到离2楼阳台最近的地方,孕妇的丈夫扶着她翻过栏杆,郑志远扶着孕妇一只脚放在船舷上,慢慢将孕妇接到船内坐稳,然后再将她丈夫扶进船内。由于第一次划船,又满载而归,郑志远花了1个多小时才将2人成功转移到浅水区。此时,天空还一阵一阵飘着雨,全身淋湿的郑志远分不清楚脸上流着的是雨水还是汗水。
“让孕妇先上去。”当天,外语外事学院的梁哲划着橡皮艇到一栋居民楼前时,遇到一名孕妇和2名60多岁老人求助。老爹爹让他印象特别深刻,让孕妇先上,然后再让婆婆上,最后确定橡皮艇上可以坐4个人,才最后上来。梁哲说:“老人很有风度,给我上了一课。”
会游泳的同学忙着在深水区救人,其他不会游泳的40多名同学则不断将转移出来的居民们扶出浅水区。建筑工程专业的叶广成趟着齐膝深的水,将船上一名6岁的小女孩抱到安全区域。为了安抚眼泪汪汪的孩子,平时腼腆的小叶给她唱了一首儿歌。
“我背的一名80岁的老奶奶到平台上,老人不停在背后说:‘好孩子,谢谢你。’”已经申请入伍的杨兆真切感受到临出发前,当过兵的老爸和他说过的一句话:“只有参加过抢险,才能真正明白当兵的意义。”
截至昨日,在学校急救队和大学生志愿者的努力下,该校共成功送出被渍水围困的居民700多人。
人都出去了我们才能放心离开
留守学生完成最后的转移任务
昨日13时,被汤逊湖倒灌湖水淹没的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南校区主干道上,两艘橡皮艇打破了水面的平静,正缓缓向居民区进行最后搜救。
在前面行驶的一艘小艇上坐着3名抢险人员分别是郑志远、叶黎鹏和学校职工高嫄,后面一艘稍大一点的橡皮艇上坐着4名抢险人员,分别是杨兆、蒋哲、石汉、周健飞。这7个人中,一名是带队老师,6人是大学生志愿者中最后的留守者。几分钟前,他们得知学校家属区最后一名姓黄的居民终于同意撤离,主动请缨,要求学校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们完成。
杨兆坐在小艇的最前端。校园旁边的湖畔风景和往常一样美丽,只是被湖水浸泡的学校熟悉中透露着令人难受的陌生。
已经有3天水中抢险经验的杨兆,一边熟练地指挥其他3个同学划桨掌握方向,一边不时在水中捞起木条等硬物尽量扔出“主航道”,以免划破橡皮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