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见义勇为

中国公共管理之父 中山大学教授夏书章年近百岁仍执教鞭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
  学成归来,1947年,时任中大校长王星拱力邀夏书章前往任教,最终,他成为中大当时最年轻的教授。但没过几年,全国开始了高校院系大调整,政治学、社会学等系全部停办,夏书章“转行”教“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这个经历,让他开始探索将行政管理学理念与中国国情融合,为后来在国内高校引进MPA学位制打下基础。

  首倡引进MPA “公务员素质事关人民福祉”

  “我等了30年,一直盼望恢复政治学学科的曙光。”1979年,当夏书章听到邓小平讲话中提到要重振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激动的他马上提笔给《人民日报》写信,呼吁“要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并很快得到学界的响应。

  “我们从办师资培训班和办刊物入手。”夏书章说,他和一批志同道合的学者一起,开讲习班、办学术会议、编专著教材、办刊物,并积极组织学术队伍。《中国行政管理》杂志就在此时创刊。1985年,夏书章等人出版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本《行政管理学》教科书。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也于1988年成立。中国行政管理学科初具规模。

  在夏书章心中,引入MPA学位教育是一个伟大的梦想。“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但公共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他举例,当时注册一个公司,欧美通常只需要几个小时,而内地竟然要两三个月,有些边远地区甚至几年办不下来。中国加入WTO在即,公务员的素质、政府的管理水平、办事效率都将成为影响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重要因素。

  1999年,他在国内首次倡导引进MPA,最初只打算试点6所,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一批试点MPA专业学位的全国重点院校在各界强烈要求下增至24所。至今,全国已有100多所院校拥有MPA学位授予点,学界尊称夏书章为“中国MPA之父”。

  怀着对政治学的激情,夏书章半个世纪以来,从没放下过教鞭。学校免除了他给本科生、硕士生上课的教学任务,但他坚持在家中给博士们开题、授课。在早已奠定地位的学科领域上,夏书章笔耕不辍,今年,他耗时两年写就的力作《论实干兴邦》由中山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夏书章说,要真正吃好公务员这碗饭,其实是不容易的。现在社会上,部分人认为公务员工作轻松安逸,其实没有好好考虑要为国家做贡献。他呼吁:“公务员的素质高低,对整个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影响很大。要把公务员当‘事业’来做,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真正为国家为人民谋幸福!”

  晚年爱作打油诗 不服老只知充电加油

  有人说,“人到中年万事休”,“七十老翁复何求”,感慨中老年人过了巅峰之境,对人生不再有强烈的追求。然而,夏书章很讨厌这两句诗,身为中大最年长的教授,他偏偏不服老:“我不同意,我只知充电与加油。”

  采访前,他已经读完了一份中国社会科学报,回家后,他还要读光明日报、参考消息等,也看广州日报等本地新闻报纸。每晚雷打不动的,是坐在电视前看《新闻联播》。

  这些年,他止步于中大,较少到外地参与学术活动,但经常激扬文字,发表见解。他在《中国行政管理》开设《夏老漫谈》专栏,写一千多字的小文章,从《简政放权》到《怒批懒政》,从《海绵城市》到《王婆卖瓜》,夏书章涉猎甚广,又不乏鞭辟入里的深见。对于年轻人,他期望甚殷。“一些年轻人总是把国家的一些政治表述看成是政治口号,实际上这些话简洁明快,正是中国共产党对长期以来治国理政、理论联系实际、历史经验的总结,我们更应该去关注研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