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依法治假

上万斤假稻种销往安徽五河县90个村庄 公安部门介入调查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时间:

贴牌种子“C两优958”包装袋

  记者走访了五河县小圩镇多个村庄。不少村子的农户说,他们村种C两优958的农户还挺多,有的一家农户就购买了三四十斤。“我们村基本都种的这个,少部分没种的。附近也有不少种的,就图产量高。”

  记者以农民要再买种子为由,致电湖北农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五河县等区域种子销售的负责人,他显得格外警惕,称没有种子可卖了。并表示,不少农户已将种子退回,至于农户对种子产量的担忧,完全没有必要。“产量没有问题的,它这个种子就是还没有审定,政府不认可,但种子质量没问题。”

  尽管这位负责人对外宣称,种子质量没有问题,但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已经认定,“C两优958”是假种子。而且,已经有不少假种子播种下田。种子质量涉及粮食安全,本应有严格的市场监管,为何从假种子的生产、销售到播种,主管部门都没有及时制止呢?

  记者从五河县政府了解到,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已初步认定:包装袋上标注的品种C两优958,未依法通过审定或引种审批,标注的品种审定编号涉嫌盗用审定编号。未经审定品种的特异性、稳定性、抗病性等都是未知的,容易造成重大损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工作人员也明确表示,这类种子有较大种植风险。未审先推肯定是违法的。他建议还是不要种这类种子,因为有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这类种子有问题的话,得不到法律保护的。

  根据当地农委上报的数据,截止4月26日下午,五河县共有90个村农户购买该品种,涉及1173户,C两优958种子数量共计13111斤。但当地种子经销商反映称,通过对比历年同期种子销售量,假种子今年以来在当地的销售量,可能不只这个数字。他说:“从种子经销商的角度来判断,根据往年的经验,这个种子在五河县销售得有20万斤,其中有几万斤销售到外县了。这个小村庄就有1千斤了,五河县是个农业县,几十万亩水稻面积。好多经销商就卖不掉种子,就因为它的原因。”

  当地种子经销商质疑,假种子在五河县农资市场横行,当地主管部门涉嫌行政不作为。经销商表示,2016年的2月份,他们就向当地的职能部门,举报了这个问题,和当地市长热线也反映了,就是一直没人查办。还给县委书记、主管副县长发短信反映这个问题,都没人过问。4月份,他们反映到农业部,才有所行动。

  当地政府给记者发来的文字回复称,“4月20日、24日,当地两次召开乡镇农技站长会议,安排布置各乡镇农技人员对C两优958水稻种,逐村逐户调查登记。并透露,涉事公司同意配合农委积极退货,但是只退换了部分种子。”对于假种子的处置,当地政府选择退货的方式,让当地种子经销商难以理解,根据相关法规,应当将假种子封存、销毁,相关部门却仅仅以退货了之。

  五河县种子管理站站长伯智表示,公安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更多详细情况不便透露。伯智说,现在种的有多少户,多大面积,也说不清楚。调查阶段不方便说。

  目前,农业部门已将“C两优958”认定为假种子。涉事公司销售金额已超过5万元,且数额较大,案件已移交给五河县公安局经侦大队。

  “C两优958”究竟都已销往哪些地区,共销售了多少斤,有多少斤已播种下田?明年会给地方农业生产带来多大损失,目前尚不得而知。假种子带来的种植风险,最终该由谁来承担?有关事情进展,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

  近几年,不少地方发生过因假种子造成的良田绝产事件。种子套牌套包、套购原种繁殖生产等市场乱象,也屡次被媒体报道。如何根治种子市场乱象,加强监管,还有待主管部门进一步发力。

上一页  [1] [2]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