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党委委员、排名第一的副行长张红力被查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佟西中 发布时间:
又打一金融“虎”,金融行业知名海归,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被查。
11月4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中国工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红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张红力今年58岁,金融行业知名海归。他曾在海外留学,并在外资银行担任高管多年,2010年任工商银行副行长,2018年因家庭原因辞去副行长职务。辞职五年后,张红力被查。曾陷入数百万美元转账风波2018年7月,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该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张红力因家庭原因向该行董事会提交辞呈,辞去副行长职务。离开工商银行后,张红力依然活跃在金融领域。他加入了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厚朴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并以厚朴投资联席董事长的身份出现在公开报道中。2018年12月,全球化智库(CCG)、中国人才研究会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盟联合发布“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榜单中,时任厚朴投资联席董事长、合伙人张红力入选。近几年,他依然时常出现在媒体报道中或在金融领域的论坛上发表演讲。今年4月中旬,他还曾公开露面。当时张红力以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资本董事长、厚朴投资联席董事长的身份到一家名为摩尔农庄的公司考察调研。张红力生于1965年,哈尔滨人,早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求学,获学士学位后在加拿大、美国留学,分别获得遗传学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1年,年仅26岁的张红力出任美国惠普公司总部财务经理,之后历任英国施罗德国际商人银行董事兼中国业务主管,美国高盛公司亚洲执行董事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2001年开始,历任德意志投资银行大中华区主管、亚洲区副董事长兼中国区主席。德意志银行环球银行全球管理委员会委员、亚太区总裁,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2010年5月,张红力出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官方资料显示,他是首例外资银行高管直接出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副行长职务的银行家。2015年,他出任工商银行执行董事,2018年7月辞去该行副行长职务,且不再担任工商银行执行董事及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职务。值得注意的是,据证券时报、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在工行任职副行长期间,张红力前雇主德意志银行在香港将张红力告上法庭,索赔631.70万美元。德意志银行向香港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称前雇员张红力在该行任职期间,因失实陈述,导致德银某香港分行向一家离岸公司在招商银行深圳分行账户转入390万美元。德银为此向张红力索偿损失630万美元,其中包含232.31万美元利息。张红力则认为这一转账行为是正当的,转账前也得到了德银高级管理层的口头批准。但德银否认,称张红力从未告知任何信息,而且也未批准其转账。媒体报道称,张红力对未能留下书面证据懊恼不已。
前同事、校友接连被查在张红力被查前,前同事已主动投案。今年9月1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中国工商银行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立宪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资料显示,2005年10月至2013年6月任工商银行刘立宪任工商银行纪委书记,2010年5月至2018年7月,张红力任工商银行任副行长。两人存在数年工作交集。紧随其后,今年9月16日,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李海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李海涛生于1963年,黑龙江巴彦(哈尔滨市下辖县)人,1984年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张红力亦是1984年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他与李海涛两人是同年毕业的校友。此外,李海涛长期在黑龙江任职,担任过黑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张红力则担任过黑龙江省省长金融经济顾问。再之前,今年4月,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鹏被查。李晓鹏曾在工商银行工作多年,2010年至2013年任工商银行执行董事,与张红力存在数年工作交集。10月中旬,最高检以涉嫌受贿罪对李晓鹏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相关通报显示,李晓鹏既想当官又想发财,长期以权谋私,“靠金融吃金融”,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贷款融资、业务承揽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另外,今年以来工商银行亦有多人被查,比如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副行长邱世杰,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原总经理顾建纲,工商银行办公室原副总经理级调研员、北京银泉大厦银达劳务服务中心原总经理侯进喜,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原副行长张希刚,工商银行总行原个人金融业务总监兼个人金融业务部总经理李卫平等。
擅长利用“官二代”的工行“老虎”张红力据新华网和《财经》报道,张红力是首个外资银行高管通过招聘直接出任四大国有控股银行副行长职务的人,也是当时中国内地从外资银行引进的最高级别高管。2018年7月8年合约期满后,这位在工商银行排名第一的副行长辞职。工行当时发布公告称,张红力是因家庭原因提交辞呈。辞任工行副行长后,张红力火速加入了厚朴投资。此后,张红力便以厚朴投资联席董事长的身份出现在公开报道中。这位曾经风光一时的金融大佬落马后,其擅长腐败的伎俩就被网络披露了出来。据网络透露,2014年,德意志银行曾将前任高管张红力告上法庭,在向香港高等法院提交的诉状中,该行指控张红力在款项转帐中有“虚假陈述行为”,并“与Harperskille串谋通过非法手段伤害了德意志银行”,因此向张红力索偿630万美元,包括转帐的390万美元和累积利息230万美元。据新浪财经之前报道,身在高盛的张红力与中石油长期关系密切,曾帮助中石油2000年在美国以预托证券形式上市,跳槽德银后,德银也很快成为了中石油“西气东输”、海外收购等财务顾问。这一笔暧昧的“顾问费”,与他当年的各项“光辉业绩”显然撇不开关系。据《纽约时报》此前报道,华尔街投行高盛、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团和瑞士信贷银行目前受到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SEC)的调查,特别是其在华雇佣中国高官子女及其亲属为其交易不当牟利行为,或是直接向高官子女等亲属的公司输送利益以在中国获得项目等。美国官方调查进一步发现,摩根大通为了自身的商业利益,推行了一个“SONS AND DAUGHTERS PROGRAM”according to Sina Finance(子女计划),以聘用“官二代”作为招揽内地生意的“捷径”。有高层在邮件中明白表示,“子女计划”与赢得来自中国企业的合同几乎是“线性关系”(linear relationship according to Sina Finance)。摩通内部甚至有一个“二代职员”的试算表,统计他们为公司带来的商业利益。
为何德银十年之后才起诉张红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很可能德意志银行是迫于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SEC)的调查,不得不断臂自保。该案件事发时,张红力已经担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此后,该案的最终结果没有任何公开报道。从网络披露的只言片语中不难看出,张红力在外资银行任职期间,大多都是负责中国区业务,因其擅长利用“官二代”为这些银行招揽生意,故而取得了不菲业绩,从而一跃成了“金融才子”。披着“金融才子”外衣的张红力,转身一变成了金融“人才”被引进中国工商银行,摇身就成了手握实权的副行长。用简单的话来说,张红力就是在中国利用“官二代”搞腐败获得“双丰收”(名和利),又利用“金融才子”的盛名混入了中国工行成了实权人物。由此可以看出,在金融界大名鼎鼎的金融人才,原来竟是一个深谙中国官场利益输送的投机分子,其充分利用了“官二代”的“功能作用”,把大量的中国业务拉给了外资银行,籍此获取了优厚的名利回报!这种害国、误国、坑国、玩国的“金融人才”,不仅把腐败伎俩玩到了一个新高度,还把汉奸行为也披上了件名头响亮的“花外衣”,不可谓不高明。如此祸国殃民的卑鄙无耻之徒,竟能轻松混入国之重行成了实权人物,金融,它能不出问题吗?还有多少“人模狗样”的所谓人才,也在用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正大肆地在这个社会“兴妖作怪”?这些祸根不清除,无数普通百姓的“朝九晚五”,也抵不住腐败分子们披着“花外衣”玩一场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