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汪滔白手起家8年建起一个垄断全球的企业:大疆无人机公司
大疆的创始人汪滔用了8年打造出中国首个垄断全球的企业。汪滔从小就就喜欢机模,为此他不惜从华东师范大学退学,来到了香港科技大学。
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人生伯乐李泽湘,李泽湘从事运动控制及自动化核心技术研发,一直致力于将实验室成果推向市场,帮助更多学生创业,他认为汪滔是一个很具有创新意识的人,觉得汪滔提出的做一个能自动控制直升机飞行的飞机控制系统的想法非常具有市场价值。
李泽湘支持汪滔创业,2006年,汪滔拉着一起做毕业课题的两位同学在深圳创立了大疆创新科技公司,开始专注于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
2006年当年,大疆成功解决了技术问题,实现了直升机自主悬停控制。这是大疆无人机所有技术积累的出发点。
那个时候的民用无人机市场还没有发展起来,机模爱好者都是自己购买零件、系统组装,汪滔一开始也是做零件和系统研发。
当时大疆只是一个小作坊,没有钱销售推广,只能在机模爱好者论坛里随缘出售,当时,零度无人机的董事长杨建军找上了汪滔,想要收购大疆,汪滔当时支撑大疆也十分艰苦,但是他认为自己的大疆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企业,所以开出了15亿元的价格,这价格让杨建军无法接受,最后只能作罢。
当时汪滔认为,靠这样做飞控、做零件是无法成功的,他提出想要做整机厂商,但是,是做固定翼,还是直升机,或者多轴?在大疆内部引起了广泛争论。
直升机是一种靠机舱上旋翼快速旋转而获得升力的可以垂直起降的飞行器,灵活性较强,自稳较弱。
而固定翼靠延伸的机翼提供升力。是指飞机的机翼位置、后掠角等参数固定不变的飞机(相对与直升机来说,就是机翼是固定的),需要滑行加速才能活得足够升力,从而起飞。其稳定性比直升机强。空客A380,波音747,各型后掠翼飞机等都是固定翼。
多轴飞行器则是多旋翼飞行器,主要靠各个机臂上的螺旋桨旋转翼产生升力,动力结构相对简单,多个电机按照十字形或六边形或八边形……(即四轴、六轴、八轴)布局,每个电机与螺旋桨直连,通过调整各个电机的转速来实现起飞、降落、前后左右飞行等飞行姿态,稳定性较强,飞行方式更加多样化。
经过慎重考虑,大疆决定做多旋翼飞行器,大疆也是全球第一个做整机的无人机厂商,这就开始了大疆辉煌的起点,作为技术狂人的汪滔当即制定战略,提出要着重解决稳定性、清晰度、传输距离三个问题,大疆后来的产品线正是依照这份清单而展开。这份清单中三大问题对应着大疆的三大技术:云台、航拍摄影及传输系统。
2013年1月,大疆发布了“大疆精灵”。这是第一款随时可以起飞的预装四旋翼飞行器:它在开箱一小时内就能飞行,而且第一次坠落不会造成解体。得益于简洁和易用的特性,2013年发布的大疆精灵1开启了消费级一体化航拍器的先河,撬动了非专业无人机市场。
大疆无人机的发布,推动了全球无人机市场发展,以前,用户只能DIY,必须找到自己的组件并下载代码,因此体验不是很好,产品的可靠性也不行。加入了飞控系统之后,大疆的多旋翼直升机操作灵活多变容易上手,安全性也有一定的保障。
仅仅1年,大疆无人机在全球掀起了狂潮,2014年,大疆无人机狂卖40万台,垄断了整个全球无人机市场,占据了全球约85%市场份额,这时距离汪滔创立大疆,才过了8年,很多时候,海外用户都把中国高科技和大疆挂钩,这时汪滔才 34 岁。
此后,汪滔一直在不断研发无人机新技术,只有占领了技术制高点,才能稳占市场,汪滔认为:
与其依赖舶来技术,不如脚踏实地自主研发。只有尊重技术自身的规律,深入探索技术应用下一步的发展,才能够开发出还没有人做过的产品,进入还没有人涉足的领域。尚未突破的技术、还未出现的设计、仍需培育的市场,就意味着创新。执行创新,就要培养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如果你志存高远、怀揣梦想,那就应该踏实做事、创造价值。那些回归常识、尊重奋斗的人,终将洞见时代机遇并最终改变世界。2014年,大疆开始进军美国市场,在这里,他遇到了他的对手,美国无人机巨头——3D Robotics。大疆依靠中国完整的工业链,对产业链进行整合,无人机不仅价格更低,技术水准也更高,面对大疆的低价倾销战略,3D Robotics被搞垮。大疆占领了最后一块高地——美国市场,大疆的美国市场份额从50%达到了70%。
2015年北美无人机市场份额
大疆垄断全球市场,不仅是普通用户,就连各国政府军队都采用大疆无人机,美国在铁路、公用事业、媒体、农业,教育和联邦执法部门运营的至少十家大型公司和组织购买使用大疆无人机,美国军队也已经无法脱离大疆的无人机产品,大疆无人机从战地侦察、火炮较射、基层部队指挥到基地巡逻、装备检修和气象预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在2017年,美国就对大疆进行了调查,美国陆军投入了数千万美元,打算定制一款"安全的"多轴无人机平台,然而没有一个美国企业可以拿出和大疆同质量的无人机产品,美军最终只能违反规定采购大疆无人机产品,最终美国宣布放弃对大疆的调查和制裁。
2019年5月,美国国土安全部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又对大疆进行调查,在对大疆无人机进行的15个月严格评估中,美国最终放弃了对大疆的调查。
再加上近日的337调查,337调查源于美国《1930年关税法》(Tariff Act of 1930)第337节(简称“337条款”)及相关修正案,旨在防止进口商品侵犯美国知识产权以及进口贸易中存在的不公平竞争。大疆能够三次都胜利,就是因为大疆掌握了民用无人机市场的技术控制权。
比如,其早期开发的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Ace One,汪滔对技术和知识产权执着到什么程度呢?尽管这一控制系统的创新技术在于其软件及电路设计,汪滔还将安装在机壳内部且不常为人所见的器件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CN301784510S。
大疆在早期就解决了多旋翼飞控系统一系列问题,比如如何迅速及时应对外部产生的干扰以增强无人机的稳定性(CN202244078U);如何消减无人飞行器的工作振动频率对惯性传感器的影响(CN102980584A;CN202274882U),通过升力在反扭力方向上的分力提高旋转过程中响应速度(CN103359282A;CN202670095U),通过简单操作触发的指令控制无人机按照调整后的飞行速度和绕点飞行半径飞行(CN103576690A)等等。
大疆对民用无人机技术发展起到了领导作用, 2016年大疆推出了全球首款搭载有视觉识别技术的无人机。通过双目视觉系统进行环境感知,实现避障、定位、跟随、自主绕障等功能。这也是人工智能领域视觉识别技术首批进入量产商用的产品之一
截至2019年4月26日,大疆创新全球专利申请数量已超过9100件,全球授权专利超过3100件,连续多年PCT(专利合作协定)专利申请量位居中国前十。在无人机领域热门市场如美国、欧盟、日本等授权专利超3000件。
从商用自主飞行控制系统起步,到逐步推出云台系统、多旋翼飞行器、小型多旋翼一体机等产品,大疆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飞控系统、机架、云台、摄像头等零部件全部由其自主研发,并在自家工厂生产完成。
大疆可以霸气地说:“大疆无人机能拆开的每一个零件都是自己生产的,底层代码都是自己的,无论是专利还是研究方法,任何无人机公司都很难绕过大疆。”
汪滔认为,中国要抢占全球市场,就要靠对产品细节的把握,他觉得中国比起以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是却很少在工艺品和消费品上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似乎从来没有因为“中国制造”而扬眉吐气过,正是这样的想法让他更执着于产品的细节,也更注重对技术的研发。
希望中国能够拥有更多“汪滔”,拥有更多“大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