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晋系“庞氏骗局”明星学者成“信用背书”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
北青报记者探访中晋系营业部的时候曾遇到多名中晋员工,他们现在完成了“角色转换”,成为维权者。一名投资者说,身陷局中,虽然身边有亲戚劝阻,但当时醒不过来。据其介绍,中晋的内部组织形式跟传销很相似,级别与业绩和发展的下线以及客户金额的保有量来定,保有量越多,等级越高。当等级达到四五级就可以升职为组长。据介绍,中晋正式员工一般每月到手工资约7000元,员工每拉80万元理财资金,每月的工资可增加3500元,员工之间形成了竞争攀比之风。另外,在业绩考核上,中晋资产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度,“如果业绩不达标,直接淘汰走人,不会有什么试用期。”压力和奖励的双重刺激下,中晋资产大部分员工也购买了公司的产品。很多员工在微信朋友圈开始狂轰滥炸,拉上亲戚朋友一起投资。中晋客户中员工家属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金字塔式”合伙人是中晋圈钱的另一个圈钱模式。北青报记者查询工商注册资料显示,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旗下的有限合伙企业高达149家。据悉,中晋的合伙人种类繁多,包括一般合伙人、高级合伙人、明星合伙人、超级合伙人、战略合伙人,以及永久合伙人,层级结构分明。中晋官网此前披露的一则“中晋一期基金50亿完成募集”公告显示,“截至2016年4月1日,中晋一期基金共募集资金52.6亿元人民币,超计划筹资 2.6亿元。通过合伙制股权基金模式,中晋一期,以非公开的方式向具有风险识别与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募集,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非上市公司可转债,之后通过被投资项目资产证券化实现在二级市场退出,为投资人实现投资目的。”“朋友圈”的卖力营销、“金字塔式”分销模式,于是,一个金融传销的局越做越大。直到4月6日,警方通报,之前中晋出现资金链断裂,借新还旧,存在较多虚假项目。部分局中人才开始醒悟过来。揭秘中晋百亿级诈骗平台是如何打造的?短短几年时间,中晋系为何能在中国经济金融最发达地区造成这么大一个庞氏骗局?根据上海市公安局发布的公告,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上海及外省市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租赁高档商务楼和雇佣大量业务员。工商注册资料显示,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2月,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郭亮。对外投资企业63家,国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其唯一的股东。北青报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得知,其投资企业多数为2015年前后成立的空壳公司。这些公司涉及各行各业,地产、金融、黄金、餐饮、科技、旅行社、保洁、航空设备、汽车租赁、服装设计、洗浴中心、游艇等几乎无所不包。而对外投资控股企业中,往往又投资设立了大量企业,以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为例,其对外投资企业高达149家。国太控股则成立于2013年5月,注册资本1.95亿元,法定代表人陈佳菁。据其官网介绍,国太控股目前控股上市公司3家,非上市公司120家,集团共设有七大事业部,分别投资交通运输、建筑、房地产、金融、批发零售、商业服务、信息技术等领域。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其对外投资控股企业与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多有重合。也就是说,这100多家关联企业的幕后就是国太控股,而中晋资产则更多充当资本运作平台的角色。中晋设立100多家企业做何用途?从上海警方通报的内容来看,这些企业为其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提供了便利,掩盖不可告人的目的,并骗取投资人信任。根据一份“中晋金钥匙三号《中晋合伙人计划》”内容,该计划是由国太控股旗下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普通投资者量身定做的私募基金类理财产品,投资方向主要是国太控股旗下子公司的股权投资及对其进行流动性资金借款(主要为银行委托贷款)。其产品特点是活期理财,利息日结,随时提取本金和利息,5万元起购。从其介绍来看,有很大的自融嫌疑。上海财经大学一名研究经济法的青年教师与北青报记者交流时提到,在中晋一案中,以“有限责任”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被中晋系玩弄于股掌之中,这100多家关联企业就好比是一个个“装甲群”,开疆辟土,让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打造出一个百亿级别的诈骗平台。本来“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是为了鼓励创新,激活中小企业,实践中却很遗憾地被大量骗子所利用。疑问香港“仙股”缘何频繁卷入理财诈骗风波?在中晋系控制的企业当中,有三家香港上市公司引人注目。据了解,中晋资产发行的产品的资金被控股股东国太集团部分用于投资香港上市公司。从2015年底至2016年初,国太集团连续介入了三家港股上市公司——华耐控股、中国创新投资和中国趋势。对此,上海一位券商分析师指出,中晋资产高管应该是已经知道资金链告急,所以想到港股市场上去玩一把赚快钱,用来填补其资金缺口,但是它投资的三家公司都是香港“仙股”,在出事之后,股价更是大跌,加剧了其资金链崩塌。“仙股”是香港市场的“土特产”,即低于每股1港元的香港股票。其波动往往非常之大,具有较大的市场风险。投资者买“仙股”,赌的意味很重。2015年年底开始,国太集团通过资产管理计划多次增持中国创新投资达到其总股本的27.75%,价格在0.067港元每股到0.07港元每股之间;以0.07港元每股买入12亿股中国趋势,持股比例为17.82%;买入华耐控股11.68%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而截至4月7日收盘,中国创新投资0.051港元每股,三天内暴跌了50%;中国趋势的股价则已经跌至0.019港元每股;华耐股份的股价也只有0.295港元每股的市值。在短短三个多月时间内,国太集团的三笔港股投资大幅亏损。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出事的诸多理财类平台中,涉及香港“仙股”不在少数,如上周曝光的快鹿集团深陷18亿兑付危机事件,旗下股票连续大挫。快鹿系旗下的三家港股上市公司目前的市值均低于1港元每股,十方控股目前股价为0.750港元、大中华金融为0.355港元、明华科技为0.510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