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依法治假

地方政府卖地收入要“挤水分”:不准为增加卖地收入用公款或借款自卖自买弄虚作假



来源:百度  发布时间:

   最近财政部发通知:严禁地方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不得巧立名目虚增财政收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

  这句话,指地方政府为增加卖地收入用公款或借款自卖自买弄虚作假。
  跟去年卖地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联系起来看,会对已经形成数十年惯性依赖的地方财政,产生极大影响。
  也可能会成为难得的、主动地摆脱房地产依赖的绝佳机会。
  一个城市的建设、基层的三保支出,很大程度上都靠卖地。
  财政四本账、分税制下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卖地收入的重要性,详细数据就不罗列了。
  想卖地,得有开发商来买。
 

  但今年情况不太一样:
 
  1,爆雷的民营房企太多了,靠央国企开发商,撑不起八万亿土地市场的盘子。
  2,地方上没办法,还得保持土地市场的体面,稳住地价,降低土地流拍率。
  这个时候,城投公司作为城市的“运营商”就站出来了。
  从2014年开始,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上唯一的融资渠道,把地方债和城投债切割。
  城投公司既是公共服务水电气暖的提供者,也是修路建桥拆迁改造的建设者。
  城投公司承担了政府的职能,却是法律意义上正儿八经的公司。
  所以,最近两年,大量城投公司买地,为政府卖地托市。
  中泰证券数据,1-9月,全国卖地收入只有2.15万亿元,降幅59.5%。
  其中,城投公司买地金额占比11.77%。
  江西城投买地占比26.59%,江苏、湖南、四川、重庆城投买地占比在15%-25%之间。
  像黄石、嘉峪关、遂宁、岳阳,这些地方,几乎有一半都是城投在托底。
  这份数据可能有点低估了。
  今年,像长沙、郑州、长春、沈阳这些大城市卖地,城投公司托底比例几乎百分之百。
  这些托底的土地,有几个共性。
  大多是郊区地块,刚需项目,基本全是底价成交。
  这就出现了虚增卖地收入,也就是“走账”的问题。
  虚增的方法,都有哪些呢?看看以前是怎么干的。
  广发刘郁的报告说,城投买地,相当于“黑匣子”。
  表面上看,是跟其他开发商一样,从公开市场招拍挂买地。
  但是,地方政府缺钱,想多借钱融资,想做大抵押物资产的价值,就逐渐衍生出了一种新模式。
  城投先买地,地方政府再把卖地收入返还,变相向城投公司注入土地资产。
  城投公司有了土地,可抵押的资产增多了,能借来更多钱。
  地方政府呢,虽然把卖地收的钱返还了,但账面上政府性基金收入增加了,别管实增还是虚增,反正都是增。
  真实收入没有增加,城投公司反而能靠土地再融资,最终变成了债务。
  去年,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税务总局、人民银行联合发通知,卖地收入转由税务部门征收。
  卖地收入由税务部门征收,严格度和规范度将明显提升;地方政府卖地环节的影响力和操控力下降,这是高层推动地方政府摆脱依赖“土地财政”的强烈信号。
  在支出端,将国有土地使用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转变为“一般公共预算”,换了一本账,地方政府想花钱没那么容易了。
  钱在部门中间多经了一手,虽然卖地收入还是留在地方政府手里,但违规把钱返还给城投,这一招就不那么灵了。
  衡量土地收入是不是虚增,是不是自买自卖,还要有新标准。
 

  21世纪采访北方省份某地市审计局负责人,他说:
 
  审计界定虚增土地出让收入,首先关注缴纳土地出让金的单位,重点关注国企尤其是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
  其次,看企业买地的目的。
  再次,看企业买地的资金来源。
  如果用财政资金买地,买的地没有实际项目、没有使用目的,或者长期不使用土地。
  这样基本可以确定,是虚增卖地收入。
  第三条最关键。
  看看开工率。克而瑞的数据,从去年到现在,城投买地开工率只有16%。
  无锡、合肥、南京、济南和宁波,这些城市城投买地后开工率普遍在5%以下。
  这些土地大部分都在郊区,都是底价买地,只是为让土拍市场看起来体面一些。
  所以,城投的开发意愿很差,要么没有资质盖房,要么没钱做后续开发。
  即便找开发商代建,买地的钱,也不可能凭空变出来。
  央行要管金融空转,财政部,自然要管财政空转。
  靠巧立名目自卖自买空转,行不通了。
  靠城投自己出血,买地不开发,债务压力越背越多。
  专项债付息支出,一旦高于警戒线,地方政府就要启动财政重整,这是更大的难题。
  两难之下,就算没有财政部这个通知,再玩自卖自买空转虚增财政收入把戏给自已脸上贴金,也玩不转了。
  重点22城,去年第三轮集中供地,是城投托底的巅峰,超过3千亿元。
  今年第一轮供地,降到了1488亿,第二轮,更是跌破1千亿。
  这就是财政部专门点名“虚增土地出让收入”的背景。
  去年,把卖地收入划转到税务征收,是多了一道关卡。
  今年,又给卖地收入挤水分,严禁虚增。
  这是一步一步的,倒逼地方政府摆脱习惯性的卖地依赖。
 

  你不体面,就帮你体面。
 
  1,这个126号文,只是简单提了一句,没有出专门的细则,也没有提及虚增收入的界定方法。
  在具体细节没有披露之前,更多是对城投托底、财政空转的震慑。
  城投拿地占比多,偿债压力又高的城市,风险自然也最大,会更快的“露出原形”。
  华安固收有个报告,统计全国各地的城投近三年平均利息支出:
  绝对规模上,成都市利息支出压力测算结果超过1200亿元,是唯一个债务利息超千亿元的城市;
  其他地市里,南京、杭州、苏州都超过了5百亿元。
  宁波、西安、湖州等43个城市,都超过1百亿元。
  但这些地方,毕竟财大气粗,应该看“相对规模”。
  报告里,用近三年的付息支出,对比近三年的财政支出,得出“付息压力”这个指标:
  结果马上不一样了。
  湖州、绍兴、镇江等8个城市,比值超过50%;
  盐城、柳州、兰州等40个城市,比值超过20%。
  这些地方,本来偿债压力就比较大,加上大规模卖地托底,再碰上严查虚增土地收入,就要露馅了。
  2,最深远的影响,是地方财政“不得已”与土地脱钩。
  财政部126号文,与去年卖地收入划转税务征收,一脉相承,没有因为楼市冷热,放慢前进脚步。
  针对购房者的房贷利率、限购限贷这些需求端刺激,可以有周期性。
  前几年该收紧就得收紧,现在该满足就得满足。
  但是,对房地产乱象的根源,对万物之母的土地,对极度依赖卖地的地方财政,调控的思路,就是不走回头路。


  问题还有很多:
 
  城投不托底怎么办?地价降了怎么办?地方上没有新税源、新收入怎么办?
  早晚都要解决,一味拖着不是个办法。
  与其等这些城市,再次陷入“卖地扩张-地价房价上涨-继续卖地-库存积压”的怪圈不能自拔。
  还不如,趁现在冷冷清清,挤出水分,看财政与土地实质脱钩之后,会如何演变。
  要么产业转型找新的增长点,过紧日子。
  要么降地价,完成从楼市到土地的缩表,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春风吹又生”。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