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依法治假

比亚迪打假:“南宁小重政公司”宣称自己被比亚迪收购,改名“比亚迪(广西)新能源公司”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

   “碰瓷”这个词儿虽然一般和汽车有关,但它的对象一般是车主,而不是车企。但最近,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比亚迪却在广西南宁遇上了一场“碰瓷”。

  9月16日,一个叫“南宁市小重政商务秘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宁小重政公司”)的企业把名字改成了“比亚迪(广西)新能源有限公司”,宣称自己被比亚迪收购,并提交了相关材料,注册资本从30万元一跃提升至1亿元。
  没成想四五天之后,上述行为就遭遇了来自比亚迪方面的“打假”。据广西南宁市行政审批局网站信息,9月20日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汽车工业”)反映,南宁小重政公司提交的公章和王传福的签字均为伪造,因此9月16日的公司变更登记被取消。
  为何比亚迪会被“李鬼”盯上?这个南宁小重政公司又是什么来头呢?


  被盯上的比亚迪,已在南宁规划“五大厂”
 
  这次被来自南宁的“李鬼”盯上,可能是因为近期比亚迪在广西省南宁市进行了大手笔的布局。据了解,今年以来比亚迪在南宁动作频频,已经布局了至少5大项目,规划总投资超163亿元。
  其中,“南宁邕州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比亚迪动力电池扩产项目”将租用24万平方米的厂房,建设10GWh规模的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为25亿元,该项目预计将在2023年建设完成。
  “广西东盟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比亚迪10GWh混合动力电池及5GWh新型电池项目”的总建筑面积约为64.94万平方米,将建设厂房进行电池电芯、模组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制造,项目总投资80亿元,预计在2024年建设完成。
  “南宁比亚迪新材料有限公司3万吨碳酸锂项目”的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15亿元,预计2024年建设完成。
  “南宁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综合测试场有限公司比亚迪智能新能源汽车综合测试场”项目的总投资为20亿元,预计2025年建设完成。
  最后还有“伶俐工业园区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园项目(一期)”,该项目建筑面积约8.5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3.22亿元,建设起止年限为2023-2024年。
  据“南宁发布”消息,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表示,南宁作为正在崛起的区域发展核心增长极,是高新技术、高端企业、高级人才聚集的宝地,比亚迪的目光不可避免地投向南宁。
  在比亚迪大规模进军南宁的背景下,南宁小重政公司“摇身一变”,把名称改为了“比亚迪(广西)新能源有限公司”,或许也是想趁机捞些好处。
  只不过在比亚迪的严防死守之下,这一不法行为很快就被发现。据天眼查显示,9月16号南宁小重政公司改名,9月21号它就把名字“灰溜溜”改了回来。
  比亚迪方面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已报警”。
 

  “李鬼”公司大股东,从事印章制作
 
  有趣的是,这家南宁小重政公司“假装”被比亚迪收购,采用的是伪造比亚迪汽车工业的公章和王传福签名的方式。而南宁小重政公司的大股东,旗下恰好有一家专门从事印章制作的公司。
  据天眼查显示,南宁小重政公司的大股东叫农彩云,对公司持股比例达70%。而农彩云目前担任法定代表人有两家企业,除了南宁小重政公司,还有一家“柳州市尚典印章制作有限公司”。
  这个“柳州市尚典印章制作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就包括了“公章刻制”这一项。也不知道这次造假所用的公章,和这家公司有没有关系。
  这两次“假冒事件”给比亚迪提了什么醒?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认为:“比亚迪应该加强自身品牌知识产权保护,主动建立品牌相关保护体系,加大团队法务资源投入,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为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证券时报记者向比亚迪方面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时尚未回复。
  实际上,近年来关于“假公章”引发的风波并不少见。2020年还发生了“腾讯状告老干妈”的事件。
  据当时贵阳市公安局双龙分局发布的通报称:“经我局初步查明,系三位犯罪嫌疑人伪造老干妈公章,冒充该公司市场经营部经理,与腾讯签订合作协议,目的是为了获取推广活动中配套赠送的游戏礼包码,之后经过互联网倒卖非法获取经济利益。”最终,这场“逗鹅冤”的风波以腾讯和老干妈握手言和告一段落。
  从企业方面来说,该如何避免类似“碰瓷事件”的发生,或者减轻自身受到的危害呢?
  文旅创新研究院院长张德欣认为,一方面,企业要注重对自身品牌的保护,包括商标的预防性注册和品牌IP的保护等。另一方面,企业做大之后,需要有相应的品牌团队和法务团队,及时关注相关风险,重视网上的舆情提示。
  “从合作伙伴角度来讲,在合作的时候要对合作对象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对方光是提供相应的证照是远远不够的,线下的调研和日常的沟通都很必要。”张德欣说。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