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小长假到来之前,故宫又火了,这次是因为一封炒到上千元的“邀请函”。
一票难求,除了形容火车票外,用来描述故宫假期时的门票也颇为合适。市界查询故宫博物院的购票系统发现,其五一期间的门票已全部售罄,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也正因此,有人借机动起了赚钱的“歪脑筋”。
某知名二手交易平台显示,一种无需绑定身份信息、可在5月9日前任选日期入场的“故宫博物院典藏如意展”邀请函,被炒到1200元。卖家称,“这是故宫赠送给有合作关系朋友的,无需身份信息就可直接进入,问就说是朋友送的。”
市界在这个二手交易平台上,也发现了类似的“邀请函”,卖家称包含故宫门票、钟表馆、珍宝馆、吉祥如意大展等,可在5月9日前不限日期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该卖家的态度十分嚣张,在面对网友“抓你没商量”的言论时,其直言“快来行吗,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门票难求,“邀请函”炒到上千元,故宫为什么这么火?
实际上,这不仅因为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并拥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等不可多得的头衔,还与一系列影视剧的宣传有关。
作为首部获准进入北京紫禁城实景拍摄的电影,早在1987年,意大利导演伯纳多 贝托鲁奇的一部《末代皇帝》,就让故宫的威严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一代人的记忆。此外,随着《雍正王朝》,以及近期的《甄嬛传》等影视剧的发酵,颇具神秘色彩的故宫,开始引发无数人向往。
当然,故宫能有如今的火热程度,也与其第6任院长单霁翔的创新密不可分。
作为故宫“看门人”,单霁翔一直试图挖掘故宫的文创IP,并通过故宫文化服务中心等平台运作。单霁翔“执掌”的7年多时间,故宫成为“中国第一文创”品牌。他曾透露,故宫文创2017年的收入就达15亿元。市界此前报道,这样的业绩超过了当时40%的A股上市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故宫博物院的开办资金为7747万元,主要从事文物收藏与保护、文物展览、文物及相关研究、文物修复、古代建筑研究与维修、文物宣传、考古发掘、相关文物和旅游资源开发等业务。
故宫博物院旗下共有3家公司,分别为注册资本500万的北京故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6万的北京紫禁城窑厂以及故宫博物院餐饮服务部,且全部由故宫博物院100%持股。不过,后两者均早已处于注销状态。
在北京故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旗下,还有诸多分支企业,包括北京紫禁城天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故宫观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其中投资数额最高的是北京故宫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达2082万元,而故宫文化发展也因持股超51%成为大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21年2月,北京故宫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成立,这是北京故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旗下最新的一家企业,且其持股比例达100%。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主要从事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管理、工程管理服务等业务。可以说,年入15亿的故宫,依旧行进在搭建资本版图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