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依法治假

香港:理工大学19岁一年级大学生假冒内地公安,诈骗9旬富婆2.5亿港元



来源:环球网  发布时间:

   9旬香港富婆被骗2.5亿,嫌犯为19岁大学生

 
  一名住在港岛山顶的九旬富婆,去年接获一诈骗电话称,怀疑她身份遭人盗用,牵涉内地一宗严重案件,需将存款转账给骗徒用以查证是否涉“黑钱”。富婆一听,不疑有诈,立刻配合“调查”,跟足指示做事,5个月内先后转账超过10次,合共被骗约2.5亿港元。
  这是香港近年来单一最高金额的电话骗案。
 

  诈骗来电,席卷巨款走人
 
  据港媒报道,事主是一名约90岁的退休老妇,居住在港岛山顶独立屋,与一名外籍司机及两名家佣同住。
  去年8月,事主接获一诈骗电话,说怀疑她的身份遭人盗用,涉及一宗严重的案件,需要检查她的银行账户是否涉及“黑钱”,以此为借口要求她把存款转账至指定账户,还承诺检查完成后将会在今年5月归还。
  若说此刻事主还在惊恐和将信将疑之间犹疑不决,时隔数天,再有一骗徒竟直接抵达她的家,准确说出她的个人资料,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加上她从来没听过有类似的电话诈骗案,事主随即对对方身份深信不疑,并为了能够“自证清白”,开始全跟对方指示行动,听从吩咐。
  骗徒给了她一部含SIM卡的电话用作联络,又在去年8月12日指示她存入790万港元到骗徒账户。其后,事主在去年8月13日至今年1月4日期间,又先后按照骗徒指示,分10次存入约2.47亿港元到骗徒的两个银行账户,在短短5个月内就被骗走约2.5亿港元,刷新香港历来单一电话骗案的最高损失金额。


  先察觉不对劲的是家佣
 
  5个月内,老妇先后转账11次,骗徒更是大胆现身,其中一次转账就是事主指示私人司机接载她和骗徒一起前往中环的银行办理转账程序。
  屡次三番的巨额转账引起银行职员注意和起疑,职员曾向事主查询汇款原因和目的,事主用“购置山顶物业”的理由搪塞过去。职员一听,觉得言之成理,于是就没有再进一步跟进。
  先察觉事情不对劲的是事主的家佣,于是连忙致电事主的女儿,告知事情可疑之处。令人惊讶的是,女儿得知后虽觉得事有蹊跷,但也没有询问母亲或实时报警,反而让亲戚跟踪母亲,观察她到银行后到底在做什么,有什么目的,所以一来一回耽搁,没有能够阻止“箭在弦上”的频繁转账。
  事情一直拖延到今年3月2日,女儿才游说母亲在律师陪同下报警。
 

  被捕大学生辩称
  自己也曾为受害人,后被招揽犯案
 
  香港警方在回复记者查询时表示,中区警区重案组第二队经深入调查后,于3月25日在天水围区拘捕一名19岁姓黄的非华裔男子,涉嫌“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他现已获准保释候查,须于4月下旬向警方报到。案件仍在调查中,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据了解,这名男子是香港理工大学一年级学生,他也正是上门接触事主的人,当时负责提供手机给事主,方便她与其同党联系。
  该男生被捕后辩称,其实自己曾经也是电话骗案的受害人,其后被招揽犯案。警方目前已冻结骗徒账户逾900万港元。


  电骗案近年大增,损失金额翻约三倍
 
  香港警方表示,去年香港电话骗案有明显上升趋势,相关案件数目由2019年的648宗上升至2020年的1193宗,上升超过八成。同期的损失金额由约1.5亿港元上升至约5.7亿港元,上升接近3倍。2020年第一季度,录得169宗电话骗案,涉案金额约5400万港元。2021年第一季度,录得200宗电话骗案,涉案金额约3.53亿港元。
  警方提到,在电话骗案中,“假冒官员”是常见方式,往往占案件总数超过五成,而造成的损失更可达到九成。他以去年为例,全年电话骗案损失金额约5.75亿港元,当中“假冒官员”骗案达5.5亿港元。
  有负责上述案件的警官表示,此案反映关心家中长辈的重要性,“如果家人对受害人多问几句、多关心几句,就有可能防止到此骗案。”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