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市资阳区左家仑镇纳诺老年公寓年利率8%集资返利爆雷:有老人跳江
近日,湖南益阳一位老人跳江的悲剧,使得一些养老机构“炒床”的骗局浮现在公众视野中。实际上,近年来民办养老机构“爆雷”事件频发,不仅多家被曝出以非法吸收资金为目,还有经营13年的知名养老院老板“跑路”。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些“爆雷”事件又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大白新闻向养老服务从业者了解更多信息。
民办养老机构频频爆雷
六年前,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的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卖掉了房子,与妻子住进了北京昌平区的一家养老机构。
这本是钱理群的家事,但在当时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名人、卖房、养老院这几个关键词,组成了社会养老化一种的样本,成为观者茶余饭后的谈资。
人们陡然发现,在衰老和死亡面前,每个人的处境都是何其相似。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养老观念逐渐发生改变。几乎同时,大量的资本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进入养老服务这个看起来前景光明的行业。各种类型、服务水平的民办养老机构在国内遍地开花。
万仁涛在养老行业里深耕了十年,近几年他眼见不少人以“养老”之名非法吸储后跑路,也看过不少民办养老院经营不善,随后老板携款潜逃,其中就包括全国知名的“中华情老年公寓”。
中华情老年公寓成立于2007年,曾是江西省第一家系统化、专业化的养老机构,也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一家得到国家民政局、旅游局、中国老龄委等部门联合批准的全国异地养老定点单位。
这样一颗行业之星,却在经历了13年风雨后陷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深渊。2020年4月,该公寓的法人代表章国兴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目前警方已立案侦查。
益阳老人跳江事件中的益阳纳诺老年公寓,也曾被当地寄予厚望,甚至有人认为,纳诺会成为湖南最大的养老机构。
张国(化名)在知乎上回忆起了他的奶奶与纳诺的故事:老人在纳诺老年公寓住了四年,在公寓爆雷前离开了。期间,张国曾多次前往纳诺老年公寓看望奶奶。这家公寓位于益阳市资阳区左家仑镇,距离市区20分钟路程,旁边有一座水库,环境优美,空气也很清新。
在张国印象中,机构由一栋住宅楼和食堂组成,住宅楼共有6层,每两人一间,房间里有配备马桶的独立卫生间,空调电视水暖一应俱全。因为每天都会有人打扫,所以整个房间看起来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张国的奶奶每月需缴1500元,包括床位费、水电费、伙食费等。
每逢节日,学生代表、社会团体、政府部门相关人员会到纳诺老年公寓探望,甚至还有湖南本土笑星来给老年人表演节目。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对于如日中天的纳诺老年公寓,张国如此形容道。
但隐患也是显而易见的。纳诺老年公寓的员工很多,包括食堂员工、门岗、宿管、医护人员等。张国由此判断,纳诺很可能入不敷出,而纳诺实行年利率为8%的集资返利模式也证实了他的想法。
2020年4月,张国的父母将张国奶奶从养老院中接走,老人也执意要离开并取走本金。3个月后,纳诺老年公寓的老板向公安机关自首。
养老业内人士认为,益阳纳诺的命运早在其疯狂扩张的行为中显现出来。
从时代周报的报道中可以发现,纳诺老年公寓在爆雷前曾进行过大规模吸储。为了吸引老人预订床位,该机构曾聘请多位业务员直接到菜市场、大街上“拉人头”。
这些业务员会对老人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怀,带他们免费参观老年公寓,开展相关保健讲座,有些人还会跪着给老人洗脚。
万仁涛告诉大白新闻,这些机构盯上的都是一些空巢、寡居的老年群体,不少年长者会被机构宣扬的美好晚年愿景所打动,有的不惜掏空多年储蓄投资养老机构、预定床位。
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
有媒体披露,益阳当地多家养老机构以预订养老床位为由收取高额费用。这些以“安享晚年”为饵设下的骗局,不仅掏空了当地众多老人的积蓄,打破了他们对晚年生活的希望,也给全国养老行业一记重创。
事实上,对于养老机构来说,入住率是决定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花费几年时间苦心孤诣提高的入住率,可能会因为行业中的害群之马而毁于一旦。
从民政部统计的数据显示,无论是农村养老机构还是城市养老机构,床位的利用率(入住率)在整体下降。
具体来说,农村养老机构的床位利用率从2011年的79.5%下降至2015年的65%,城市的床位利用率由2011年的61.5%下降至2015年的51.2%。据万仁涛透露,相对于公办养老院的一床难求,国内有超过一半的民办养老院是没有住满的。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颇为复杂,《深度研报:全景纵览中国养老行业的机遇与挑战》一文中提到:“由于国家养老供给在城乡区域布局上的错位,公私立机构非平等性竞争乃至政策歧视性双轨制运行,导致了养老市场在不同供给主体间形成扭曲割裂的状态。加之养老社会保险改革约束下的基本养老金低水平约束等问题,使得养老产业发展受到牵制。”
除了公私立机构发展不平衡外,民办机构的行业乱象也亟待整顿。
万仁涛将民办养老市场的现状概括为“严进宽管”。
“负责民办养老机构入场的是民政部门,但民政部门没有实际执法权力,整个行业乱象的整顿只靠民政部门来管理也是不切实际的。”他说。
尽管如此,万仁涛对养老行业仍抱有希望。
2020年12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预收服务费用的规范管理;加强对金融机构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创新的监管。万仁涛认为,在市场监管加强的背景下,五年之内民办养老机构“跑路”现象将会越来越少。
延伸阅读:如何辨别非法集资的养老机构
(以下内容由公众号“新华养老周刊”原创首发)
近年来,养老领域诈骗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他们通过高额返利、养老服务、销售产品、投资养老公寓等形式,骗取老年人养老钱,资金链断裂之后,“跑路”就上演了 。养老机构非法集资惯用四大套路为:
套路一:高额返利。实际上返利主要来自老年人缴纳的费用,属于拆东墙补西墙,资金运转难以持续维系,高额返利仅为欺诈噱头。
套路二:打着养老服务的幌子超额招揽会员,并以办理贵宾卡、会员卡等名义,收取高额会员费、保证金或者充值费。资金由发起机构控制,存在转移资金、卷款跑路的风险。
套路三:以销售老年产品的名义,一些企业通过会议营销、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体验、赠送礼品、低价旅游,以及电话推销、上门推销等形式,推销虚假保健产品,这些产品既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还贻误病情。
套路四:以投资养老公寓为名非法集资。一些养老服务机构销售虚构的养老公寓、养老山庄,诱骗老人投资、加盟、入股老年公寓等项目,承诺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这些行为存在非法集资风险。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养老机构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务的机构。未经民政部门设立许可和有关部门依法登记前,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费用、收住老年人。经许可设立的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应当在醒目位置公示各类项目收费标准,并与接受服务的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签订养老服务协议。
养老机构不得以任何名义,以承诺高额回报为诱饵,采取公开宣传方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集资金额、人数、损失达到一定数额的,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集资诈骗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提醒广大老年朋友及亲属,选择养老机构应查看相关证件并按规定签订养老服务协议,谨慎预付高额养老服务费用,不为高额回报所诱惑,不参与非法集资,并提醒、劝阻身边的亲属朋友,守好自己的养老钱。参与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风险自担。若发现养老机构领域涉嫌非法集资行为,请及时拨打961555热线或者向当地金融办、民政部门、公安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