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依法治假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中科院内有人试图通过歪曲的调查过程和程序,放走学术不端



来源:“饶议科学”公号  发布时间:

  1月21日,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联合工作机制发布了《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通报了网络反映的南开大学曹雪涛院士、中科院裴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饶毅教授、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等的相关论文涉嫌造假问题,认定上述人员均未发现学术造假行为。

  

  

  至此,曾经轰动一时的多位学术圈大佬涉嫌学术不端事件有了官方结论。

  但就在该通报发布后的几个小时,饶毅在自己的公众号“饶议科学”上发文,表示第一次正式举报中科院裴钢院士论文涉嫌学术不端,认为“如果CXCR4和CCR5可以不用七重跨膜,只要三重或一次跨膜就起作用,这是生物学界的天方夜谭”,“全世界没有任何人能够重复裴钢实验室1999年的结果”。

  

  图片来源:公众号“饶议科学”截图

 

 

  全文可以点击下面链接前往“饶议科学”公众号查看:

  之所以说是“第一次正式举报”,是因为2019年11月29日,互联网流传一封举报信,信中内容曝出一则学术圈重磅事件: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实名举报武汉大学教授李红良、中科院院士裴钢、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教授耿美玉论文涉嫌造假。

 

  网传举报信

 

 

  当时饶毅对该网传举报信回复称——“没有发出,有过草稿。”

  选择在科技部通报后马上开怼,饶毅的“刚”和锲而不舍可见一斑。

  当然,其他大佬持有不同意见。

  1月22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分子结构实验室(Laboratory of Molecular Architecture)首席研究员(Head)张曙光向科学网提供了一份当天致饶毅教授的信件,就后者21日晚在其个人公号“饶议科学”上“正式举报林-裴(1999)论文涉嫌学术不端”一文发表看法,认为“只有2个或3个跨膜片段的CXCR4和CCR5突变体能够显示出配体结合活性、能够定位到细胞质膜上、并能够进行细胞信号转导”、“您(饶毅)的指责完全没有道理,您(饶毅)必须真诚地向裴钢博士及其同事道歉”。

  此外,受饶毅质疑的论文的3位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裴钢院士)也向科学网提供了和这篇论文相关的综述材料,认为“GPCR家族成员除了具有7次跨膜结构和激活G蛋白这两个共性之外,每个成员还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

  

  图片来源:公众号“科学网”截图

 

 

  1月22日下午1点左右,饶毅在“饶议科学”公号发表《》一文,认为不管谁来主持调查,都应该能够重复裴钢当年文章的实验结果,要认真调查是因为“中国科学院内有人试图通过歪曲的过程和程序,放走学术不端”。


  全文如下:

  

  

  到目前为止,当事人裴钢院士还没就此事发表意见,而是否能够重复实验成为了此次争议的关键。

   

  文中涉及到的当事人简介:

  裴钢

  

  

  裴钢,1999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 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中药全球化联盟副主席,《Cell Research》主编和国际多种学术刊物编委。并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第四届、第五届专家顾问组成员,「干细胞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第一届专家组召集人,国家重大基础平台建设专家组成员等。2006-2017年曾任同济大学校长。

  张曙光

 

  张曙光,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高级研究员、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副主任,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发明科学院院士、奥地利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及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客座教授。

   

  饶毅

  饶毅,现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未来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知识分子》主编 。

  

  

  “牛”教授回国:饶毅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美国取得终身讲席教授职位后第一个全职回国工作的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早在1995年,饶毅就开始帮助中国的生命科学发展,在中科院上海神经所的创建和后来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建设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院士落选: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314位有效候选人,饶毅和施一公均位列名单之上。同年8月1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在媒体公布,选出初步候选人145位。让人颇感意外的是,此前呼声极高的饶毅出局。不过,施一公仍然上榜。这一消息在科学界知名网站科学网上挂出不到1个小时后,饶毅在科学网实名博客上予以回应,标题直截了当:“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饶毅举报”事件最新进展!中科院回应:已有明确结论,不再调查

1月26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官网发布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学部道德委”)关于饶毅《正式举报林-裴(1999)论文涉嫌学术不端》处理意见。

中国科学院学部官网截图

中国科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介绍说,1月21日晚,首都医科大学饶毅教授通过电子邮件向学部道德委发送《正式举报林—裴(1999)论文涉嫌学术不端》一文,并在其微信公众号“饶议科学”上公开发布。

22日晚,学部道德委办公室公开回复饶毅收到了举报邮件,表示将按照学部有关规定办理。

1月25日(本周一)上午,学部道德委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依据相关规定,有12位委员(超过三分之二)参加会议,裴钢本人进行了回避。

经充分讨论,认为该举报中所涉及的论文与2019年11月在网络上饶毅质疑裴钢的论文属同一篇文章,鉴于国家多部门组成的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联合工作机制已对该论文进行了认真负责的全口径调查,程序完备,调查扎实,认定不存在造假并向社会及时公布了结果, 故对此次重复举报事项不再重新调查

该负责人介绍,2019年11月29日饶毅发出举报信后,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随后组建了由多位知名专家组成的调查组。

相关工作先后分三个阶段:

2020年1月在联合工作机制框架下开展专项调查,组成人员以院外专家为主,另外还组织了同领域专家到场提供咨询意见;

2020年3月起,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联合组织学术评议,由专家无记名投票形成的评议意见认为“现有证据表明,裴钢所涉论文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随后按要求报送联合工作机制;

2020年6月联合工作机制组织复核专家组开展现场复核评议,9月复核专家组全体会议讨论后形成复核意见,认为“对裴钢相关论文的调查程序合规、事实证据确实。论文结论可重复,未发现造假。”

该负责人呼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分清正常的学术质疑和学术不端举报的界限,专业性的学术质疑应通过学术渠道反映;欢迎社会各界对中国科学院的工作进行批评与监督,共促中国科技界公信力的提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