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特聘副教授郭兵起诉“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强制人脸识别”违法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
人脸识别第一案郭兵:起诉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是一次感性维权
12月22日,在南方都市报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主办的“2020啄木鸟数据治理论坛”上,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特聘副教授、“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当事人郭兵做了主旨演讲《感性维权:我为什么起诉野生动物世界》。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位于杭州市区西南郊,是国家AAAA级景区。2019年4月,郭兵在这里办理了一张1360元的双人年卡。为了方便园方进行身份核验、防止他人冒用年卡,郭兵录入了姓名、手机号、指纹等信息。但是在2019年10月,园方将年卡用户的身份核验系统由指纹识别改为人脸识别。郭兵不愿意被强制刷脸,于是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了法庭。该案被业界和媒体称为“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11月20日下午,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对郭兵诉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动物园)一案公开宣判。法院判决动物园赔偿郭兵合同利益损失及交通费1038元,删除郭兵办理年卡时提交的照片等面部特征信息。郭兵的其他诉讼请求被法院驳回。对于一审判决结果,郭兵并不满意。在22日的会议上,他介绍了案件的最新进展——目前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受理其上诉请求,二审开庭时间定在了12月29日下午。郭兵回忆,他最初提出的诉讼请求很简单,就是认为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园方退还年卡费用。但是在法院审理过程中,郭兵收到了园方的答辩意见和证据,发现园方并没有意识到“强制刷脸”的做法存在问题。因此,他决定增加相应的诉讼请求,希望法院能判决园方的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服务条款内容无效。为什么说这次维权是一次感性维权?郭兵指出,决定起诉并不是理性决策的结果,因为目前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系统困境,传统的私益诉讼制度很难有效应对。个人通过私益诉讼,很难有效达到维权目的。不过,他还是决定进行一次尝试。令郭兵没想到的是,起诉情况被多家媒体跟进报道,并且迅速成为社交平台的热门议题。“我以为只有自己身边的人关注这个案子,没想到有非常多的网民也在关注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关注人脸识别的技术风险。”一审宣判后,为何选择继续上诉?郭兵认为,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的判决并不符合他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规的理解。“很多朋友看到法院的官方通报说郭老师你胜诉了,但我自己一直不认可胜诉的说法。”郭兵说,11月29日下午,他已经将长达14页的上诉状以及相应的补充证据材料提交到了二审法院,目前正在等待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