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鹿泉区南杜村张均成复原了古籍中的明式家具榫卯结构
今年,“阿木爷爷”用榫卯制作的鲁班锁等木器收获了上亿的播放量,在海内外掀起了一波榫卯热。
榫卯,古老的结构智慧,藏在木头里的灵魂。在石家庄,网名“半个木匠”的张均成,和一群“阿木爷爷”合作,把书籍文献中收录的明式家具榫卯做成了模型,在凹凸的迷宫里探索着木器世界的秘密。
张均成等人制作的官帽椅和榫卯模型。燕都融媒体记者 唐晶/摄
1、榫卯,古典家具天衣无缝的秘密
“上次有朋友坐在一起,他说你搞榫卯这么多年了,能不能用一句话或者一分钟,把榫卯是怎么回事给我描述清楚。我说你看一下你坐的这个凳子,底下是金属腿,这些金属构件之间是怎么连接的?他说这不很明显吗,焊的。我说这就好理解了,金属可以焊接,那木头框架的搭建该怎么办呢?它唯一实现的方法就是这边凸出来一块,那边凹进去一块,两边咬合插接起来,这种连接方式就叫榫卯。”
石家庄市鹿泉区南杜村一座农家院二楼,张均成坐在一张实木长凳上,手中拆解着一个榫卯模型,向记者演示这种古老的连接方式。
张均成展示榫卯模型。燕都融媒体记者 唐晶/摄
他身处一间布置得如同教室的“直播间”:专业的隔音材料隔绝了屋外的潺潺雨声,屋里的灯光集中在一张巨大的工作台和后面的黑板上;黑板一角写着一些板书,是榫卯图形数据;工作台上、墙边角落里,随处可见各种榫卯模型和半成品。
榫卯,是这个房间的主题。
一边制作销售榫卯,一边教授榫卯技艺,张均成偶尔调侃自己:七年,就做了这么两件事。
张均成的“直播间”。燕都融媒体记者 唐晶/摄
榫卯,一种古老的结构智慧。
“榫”是木构件中凸出的部分,也叫“榫头”;凹进去的部分称为“卯”,也叫“卯眼”。榫头插入卯眼,两者相互咬合,就完成了木构件之间的连接。
凹凸之间相辅相成,大到宫殿庙堂,小至桌椅家具,甚至水车、农具,都离不开榫卯结构。
插肩榫。
我国是木文化大国。早在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河姆渡人便已能够制作榫卯,用来搭建干栏式房屋。春秋战国时期,榫卯开始大量应用于家具制作。
古典家具的结构至宋代趋于成熟,到明及清前期达到巅峰,榫卯的工艺美学也在古典家具的巅峰之作明式家具中被发挥到极致。
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中这样形容明式家具:“凭借榫卯就可以造到上下左右、粗细斜直、连结合理,面面俱到,工艺精确,扣合严密,间不容发,常使人欢喜赞叹,有天衣无缝之妙。”
2、六年前,他在论坛掀起了榫卯热
榫卯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中国的,外国的,古建上的,家具中的……张均成把自己所做的榫卯研究限定在古典家具领域,他最初接触榫卯,就是源于对明式家具的爱好。
今年43岁的张均成,画过画,做过雕刻,多年从事工艺美术工作,他说文艺圈有许多人喜欢明式家具,“因为明式家具强调文人审美和情调,气息上正好相投。”
而张均成感兴趣的,不只是明式家具样式,他更想弄清楚这种“精致”内在的结构。
这比赏玩和收集家具,更不容易。
高束腰抱肩榫。
挖烟袋锅榫。
“2013年下半年,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天晚上我在百度搜索关于榫卯的资料,搜完后发现——只有6张图片是真正跟榫卯相关的!”
对于工业社会中的大众而言,榫卯可以算是个“古代”概念。
除了古典红木家具厂平时还会使用一些榫卯外,明式家具中用过的许多复杂构造,就连一些多年从业的老木匠都没有遇见过,至于普通木工爱好者,更是无从接触。
艾克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杨耀的《明式家具研究》……张均成查阅和梳理了这些图书文献中关于明式家具结构的记载,还找到石家庄西良厢村的一群老木匠一起,花了一年时间,复原了这些资料中收录的部分榫卯结构。
王世襄先生书中的榫卯结构。
第一批,他们做了33种榫卯模型,后来又增加到50种,每种榫卯模型都可以反复拆解组装,里面的结构一目了然。
“要把明式家具的榫卯构造都做完,至少有180种以上——这还只是我能统计到的部分。”张均成说。
2014年夏天,张均成把每种榫卯模型的构件和拆装过程,都一一拍摄了照片。他把这些内容做成帖子,发在了当时网络中木工爱好者云集的木工论坛上。
“头一天晚上发了7种(榫卯),一种一个帖子,连着发了7个帖子。
第二天又陆续发了7种。33种榫卯,一共发了大概一周时间。”
张均成回忆,“当时论坛就‘炸锅’了。帖子发上去之后,
不断被人顶上去,有半年多时间,这些榫卯帖在木工论坛都是被头条置顶的。”
有网友把张均成发布的榫卯结构做成了动图,还不断有网友求购模型或咨询榫卯的制作方法,一时间,木工爱好者中掀起了一股“榫卯热”,而张均成从此,也与榫卯结下了不解之缘。
3、“半个木匠”找来了一群“阿木爷爷”
张均成戏称,自己是左手搞艺术,右手当木匠,他还为此取了“半个木匠”做网名。
而他的合作者,真是一群年过六旬的老木匠。65岁的吴藏珠,鹿泉区西良厢村一名老木匠,是张均成最早的合作者之一。
老木匠吴藏珠。燕都融媒体记者 唐晶/摄
西良厢村距离南杜村1公里左右,曾是远近闻名的“木匠村”,当年村里随便一搜罗,少说也能找出三五百名木匠。
只不过,北方农村的匠人,与高大上的明式家具无缘,西良厢的传统产品是木质农具,尤其是播种用的耩子(耧车),方圆百里有口皆碑。
然而随着机械化的普及,木质农具渐渐没有了市场,村里很多木匠干起了装修。
吴藏珠也曾做过装修。2005年,他看到有报道说“工厂化是家装行业的趋势”,受到启发,在村里开起了工厂。厂里当时有20多个木匠,主要制做装饰门、组合柜等。地中海风格的家具风靡一时的那几年,他们还生产过一段时间地中海家具。
因为这份工作的缘故,吴藏珠与张均成渐渐熟识起来。张均成说,后来开发榫卯模型,也是受了这群老木匠所托,想帮他们寻找一条拓展业务的路子。
张均成拿来的榫卯图纸,让吴藏珠这位二十出头就学木工活的老木匠也连连称奇:没做过这么复杂的榫卯。
不过毕竟经验丰富,理解这些图纸,对“阿木爷爷”们而言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吴藏珠等老木匠和张均成反复商议研究,一遍遍尝试改进设计,修订资料记载中的错误,根据需要制作的榫卯改造工具……终于,那些“传说”中的榫卯,从平面图纸变成了立体的实物。
张均成和吴藏珠拆开三种不同的粽角榫。燕都融媒体记者 唐晶/摄
4、在榫卯中寻觅木作工艺的匠心密码
西良厢村吴藏珠家的二楼,分门别类堆放着一组组榫卯模型;每一种榫卯,在家具结构中,都有独特的位置和用途:三根方材组合成的粽角榫,外形如同粽子的尖角,拆开后,里面几个榫头纵横交错,保证了结构稳固——这种粽角榫,一般用在柜子、桌子等家具上;
粽角榫。
一种“一条腿连接三个牙子”的榫卯结构,颇有古建筑中梁架的神韵,若4个合在一起,就是一张一腿三牙方桌;
一腿三牙方桌。
足腿顶端出榫,与案面底部卯眼对拢的夹头榫、插肩榫,是用在条案上的……
“古人不是没事的时候,先鼓捣出一批榫卯出来,等着用。他是反着来的——有什么样的造型,才会诞生出什么样的榫卯构造。”
在铁钉之类零件造价高昂且无法批量生产的时代里,古代工匠们只有依靠榫卯完成木构件之间的连接组合。
榫卯是木作的灵魂。古典家具纷繁复杂的造型,最终都可以简化为一榫一卯之间的简单契合;而正是这种最简单的凹凸结构,通过不同组合、连接,又可以衍生出千变万化的造型结构。
掌握了榫卯,就掌握了破译木器世界的密码。
今天,张均成他们收到的榫卯模型订单依然不断,客户来自全国各地,大多是家具厂商、木工坊、学校和博物馆。
除此之外,张均成还在线下和线上开班授课,教授榫卯制作。
张均成给学生们上课。
多年来,“木匠村”一直在追逐着时代的潮流,而现在,年事渐高的“阿木爷爷”们更愿意向古老的传承中寻觅木作工艺的灵魂。
吴藏珠说,榫卯是我国传统工艺,在和张均成一起研发榫卯产品的过程中,自己可以学到更多关于家具结构的知识,这些探索还能为尝试其他风格的家具打下基础。他希望自己能把这份优秀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5、“不了解木性”的现代人从榫卯中学什么
今年夏天,在太原某高校就读的大四女生曹红韵,来石家庄参加了张均成的榫卯制作培训班。
曹红韵学的是家具专业,木工方面却是“零基础”,她说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创意,而她希望能在实际操作方面有所提高。
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时间里,曹红韵要学会50种榫卯的制作方法,几乎每天都是“连轴转”,曹红韵坦言,“动手比较累,但是每天很充实满足”。
2014年至今,张均成每年都会举办这样的榫卯培训班。慕名而来的学员中,有设计专业的学生和老师,还有一些专业的家具设计师。他们看中的是能在老木匠师傅的指导下亲手操作的机会。
吴喜太是培训班中负责教授实际操作的老师。和吴藏珠一样,他也是一名有数十年经验的老木匠。
吴喜太教学生木工操作。
2019年7月,北京某高校设计系研究生班的毕业实践课程,选择在张均成的榫卯班学习,吴喜太在授课时发现,学生们的空间计算能力都很突出,遇到复杂立体结构时,很少有反应不过来的情况——却往往会在特别“低级”的细节上犯错。
比如,开榫时应顺着木纹开,学生却横着开,这样开出的榫头容易断,“这就是不了解木性”。
画线开榫。
张均成对此也有同感。他发现当下很多设计师由于没有亲手进行过木工操作,不了解基本的木性和受力原理,设计图往往成了纸上谈兵。
有一次,有人拿了一大撂图纸找到张均成定制家具,他看完图纸后却发现根本做不了——
“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个柜门:一个门要80厘米宽、两米二高,然后两厘米厚,标准还要求是纯实木……”
张均成说,木头与玻璃、不锈钢不同,不会放在那里冷暖不变,永远平平整整;锯到这么薄,木门一受潮,那是很快就会变形的。
在古代,工匠们可以通过精巧的榫卯结构,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榫卯,是工匠们对木性、受力、构造方面进行周全考虑之后选择的合理结构,其中渗透着中国哲学“因势就利,物尽其用”的思想,是一代代匠人经验的积累与智慧的结晶。
即使在家具设计趋于简洁化的今天,这些榫卯结构依然有着借鉴意义。
在张均成看来,现代人学习榫卯,主要是学习其中原理,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榫卯构造的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根据不同的家具设计出不同的结构。
6、不是古老神话,而是生活中继续的传奇
今年,山东聊城老木匠“阿木爷爷”的系列视频一路走红,他用榫卯制作的鲁班锁等木器收获了上亿的播放量。在大众视野中被冷落已久的榫卯,重新刷了一波热度。
然而有太多传奇,始于惊叹,终于陌生。
对大众来说,榫卯更像是个精巧的玩具或者古老的神话。
在搜索框中输入“榫卯”二字,得到的大多是“惊艳”“神奇”等字眼,却连准确读出这两个字字音的人都不多,能正确书写的则更在少数。
学员们制作的榫卯。
“一提到榫卯结构,很多人觉得很厉害,大家都希望不要失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广东新会的刘景恒曾跟随张均成学习过榫卯制作,他感觉现在人们对于榫卯的认识还是比较表面化,一来可能是因为榫卯结构太复杂,二是感觉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
事实上榫卯从未远离过我们的生活。作为古典红木家具行业的从业人员,刘景恒认为,如果把榫卯结构看作是家具的一系列连接方式的话,其系统的完整性,足够支撑我们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家具产品。
正在台湾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翟伟民就在做着这方面的尝试。
2017年,翟伟民被张均成公众号里关于榫卯的推文吸引,抽时间来河北拜师学艺,在这里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榫卯爱好者,知识的碰撞与交流,坚定了他深入学习榫卯木构技艺的决心。
翟伟民的硕士毕业创作,就是基于榫卯的创新研究设计了一系列扁平化家居设计,对传统的结构删繁就简,提炼榫卯拆装的趣味性和结构间相互的制约性,将这些特征运用到产品中,满足人们对家具人性化的需要。
做了七年榫卯研究与教学之后,张均成也准备将精力转向设计实践。最近,他一直在埋头画设计图。
七年前,张均成抱着“将明式家具的构造研究透彻后就自己制作”的想法,投入到榫卯研究中,没想到一下子就投入了七年时间。
在榫卯的迷宫中七年寻觅积累,张均成已渐渐掌握了古典家具复杂的设计原理、力学受力、木性特征,对明式家具造型、审美、工艺等方面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与榫卯的直接对话可以暂时先告一段落,“我认为现在可以设计点东西了。”
接下来的使命,张均成将之命名为“雅物再造”——他准备对明式家具中适宜现代空间陈设的经典款式进行复刻,同时结合榫卯工艺和中国文化元素,对已不太适用于现代生活的经典款家具进行二次创造升级,让古老结构工艺服务于当下生活方式与理念。
一段榫卯的故事,还在继续……
原标题:《“半个木匠”和一群“阿木爷爷”的榫卯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