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79次列车脱轨侧翻百人伤亡事发前吹哨人:湖南永兴县村民李海平发现塌方四次报警
3月30日中午12时许,T179次客运火车(济南-广州)在湖南郴州永兴县高亭司镇永华村境内发生侧翻,事故已经造成一名乘警殉职,4人重伤,123人轻伤。列车脱轨是因为前方经行轨道发生小型塌方,当地村民李海平曾为此报警,但十分钟后,他眼看着火车撞上塌方体。目前,塌方已被清理,铁路恢复正常。
火车脱轨导致伤亡是很少见的事故,所以非常受关注。这两天,除了抢险救人的动态消息备受瞩目,涉及事故的成因以及反思如何避免,成为舆论焦点。尤其是媒体集中报道的一个细节,李海平事发前发现塌方打了110,火车来时他在铁路桥上挥舞衣服警告,仍没能挡住疾驰列车的走向。事发前发现塌方并报警的村民李海平李海平报警的情况是这样的:他第一次打110报警是在11时29分,通话时长1分21秒。在这次报警中,他报告了老高亭司车站有滑坡体,将铁轨埋了。11时32分,他骑摩托到距塌方50米处的天桥,又两次拨打110,电话没有接通。11时34分,电话接通,他让接警员立马联系车站,停车停电。最后一次电话结束不久,火车鸣笛驶来,李海平爬到天桥铁网上挥舞外套示警,无效。官方公布本次事故发生的时间是11时40分,按照这个节点时间计算,在火车撞上塌方体与李海平正式报警之间,有十分钟时差。事后反推,即使这十分钟来不及通知到司机停车,但事故一定是不可避免的吗?李海平报的警,是如何在后台接警流程传送的,外界至今无法清楚知晓。高亭司镇派出所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该所确实接到过村民报警电话,做了相关记录,标示了塌方地点。但这个紧急信息接下来的去向成谜。派出所不清楚是否上报或处理,而永兴县应急管理局否认接到警方通知。李海平手机通话记录显示,他曾4次打110报警,2次拨通。在分析李海平发出的警讯怎样传播时,还要考虑一个重要的变量,那就是地方与铁路之间的沟通是否通畅。李海平所做的只是警讯的触发,警讯抵达地方派出所那里,接下来如何做才是关键。亦即,地方派出所怎样顺利地将警情传递到铁路系统。毕竟,自成体系的铁路与地方有着显著的隔阂。这十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假如存在着一个高效的沟通体系,李海平报给110,110转给派出所,派出所联系车站,车站调度采取警告措施或联系司机,说不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然而这只是美好的假设,现实面前没有如果。可见,很可能地方与铁路、铁路内部存在沟通障碍,导致目击者的警讯如泥牛入海。从铁路的角度来说,若要避免本次事故,大致有两种途径:一是依靠内部预警,比如巡线员发现塌方,通过内部系统上报,抢修后列车安全通过;二是对接外部预警,比如和地方警务系统融合,实时收到铁路范围内的险情,再激活内部安全机制。本次事故的发生证明,这两种接警系统要么会偶然失效,要么一直有缺陷。火车脱轨现场 图片来源:新华社如果针对本次事故能有进一步的调查,外界非常希望看到的是李海平报警之后发生了什么,他启动的预警系统是如何处理这条人命关天的警讯的。只有将调查推进到这一步,才能还原当地派出所与铁路的真实关系,以及两者的沟通质量,也可以从侧面佐证泥石流这样的常态灾害来临时,铁路与地方在防范上是如何分工的。这当然是乐观期待,可不容乐观的是,对本次事故事前预警的全面调查,核心内容是地方与铁路的合作程度,万一铁路不愿意配合,这样的调查也无法往深里推动。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李海平报警之后的事,尤其是警讯的报送流向,就成了难解之谜。自然地,也就无法从伤亡中吸取教训。总之,列车脱轨,导致包括乘务员在内的伤亡,是非常不幸的事情。事故前十分钟的紧急预警时间,或许不足以完成一次高效率的灾害制止动作,但这十分钟的生死时速,足够让人反思地方与铁路间的融合问题。在安全运营和死伤面前,本不该存在内外差别,不同系统都应该在这点上达成共识,实现一致行动。现场!湖南郴州侧翻火车T179次列车内部画面曝光 乘客爬窗逃生
列车撞上铁轨上的塌方体,发电车起火,5节车厢脱轨侧翻……由济南开往广州的T179次客车,3月30日在湖南永兴段发生事故。据当天下午郴州市应急管理局通报,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重伤、123人轻伤。
事故现场。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朱远祥 图
3月31日下午,广铁集团衡阳车务段马田墟车站的信号员代恩宇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回忆了事发前后他与T179次列车司机紧急通话的情况。代恩宇介绍,他接到广州调度所的电话大概是事发前一分钟,他通知行驶中的列车司机时,已经晚了。
“我说‘T179司机,马上停车’。喊了很多次他才回了一句,说‘脱轨了,已经掉道了’。”代恩宇叹道,“如果提前三分钟通知我们,这辆车就可以停住。”
事发后,现场附近的村民李海平称,他在事发前10分钟打过110报警。代恩宇表示,他没有收到来自警方的通知,是直接接到了上面调度所的通知。
马田墟车站。
车站信号员:接到调度所通知已来不及了
3月30日发生的事故现场,距广铁集团衡阳车务段马田墟车站只有两公里左右。
3月31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来到位于京广线上的马田墟车站。客车平时在这里并不停靠,这个小站只是负责通过此处的客车接发和货车通过等作业。在信号楼的工作室内,一些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姓张的站长婉拒了记者采访。
3月31日下午,马田墟站信号楼的工作人员在忙碌。
在马田墟车站的职工宿舍楼,记者找到了T179次列车出事时值班的车站信号员代恩宇。
“我当时就在上班。”代恩宇告诉澎湃新闻,他后来听说有村民在事发前报警,但他和车站当时没有接到永兴警方的通知,“没收到(警方)通知,我们是直接接到上面调度所的通知,喊司机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代恩宇回忆了当时他与T179次列车司机通话的前后过程。“车子是11:38从我们这里通过的,调度所11:39左右让我们喊停这辆车。”代恩宇说,当时接到广州调度所的电话通知后,他马上通过无线调度电台,直接向T179次列车司机喊话:“我说‘T179司机,马上停车’。喊了很多次他才回了一句,说‘脱轨了,已经掉道了’。”
据广铁方面通报,T179次列车发生事故的具体时间,是3月30日11时40分。
当时听到列车司机回话后,代恩宇马上向调度所汇报,并了解事发情况。据其介绍,T179次列车事发前没有减速,估计时速120公里左右。由于没有足够时间通知列车司机采取紧急制动,事故未能避免。
“如果提前三分钟通知我们,这辆车就可以停住。” 代恩宇叹道。
村民:第一次打110离出事还有10分钟
事发现场位于郴州市永兴县高岗司镇,李海平是铁轨沿线的永华村村民——事发前曾经报警。
永兴县公安局油市中心派出所。
3月30日晚,李海平告诉澎湃新闻,事发前,他第一次拨打110就打通了。他的手机通话记录显示,第一次拨打110的时间是3月30日11点29分,距离火车出事还有11分钟。
作为现场目击者,李海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详细介绍了当时的情况。据其透露,3月30日上午11点多,路过铁轨边的他发现前方铁路上出现塌方,“当时看到滑坡体,把铁轨淹掉了。”李海平当时没带手机,马上回家拿手机打电话。
“我打110报警,”李海平说,“我在电话里说,老高亭司车站有滑坡体,就是这样说的。”随后,李海平查114,拨打附近马田墟车站的电话,但未能打通。于是李海平从家里骑摩托车赶往塌方的地方,爬上附近天桥,发现塌方情况严重,便再次打110,“我让他们马上联系车站,停车、停电!”
李海平的手机通话记录显示,11:29他第一次拨打110,通话时间为1分21秒;第二次拨打110是11:34,通话时间52秒。
可是,事故还是发生了。11点40分,急驶而来的T179次客车撞上了铁轨上的泥石塌方。据当天下午广铁集团通报,列车撞上塌方后,第一节发电车起火,第二至六节车厢脱线倾覆。
根据李海平的叙述及其手机通话记录,11:29他第一次拨打110,距离事发时间有11分钟,减去报警通话时间,留给警方的处置时间为9分30多秒。
如果情况属实,这9分多钟时间,为何警情未能顺利抵达到车站的信号员,并通知到行驶中的列车,目前原因还尚不得知。
永兴官方:接警情况已查清,将统一发布
根据李海平的说法,他报警时,拨打的是当地110。
3月31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来到永兴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这里的工作人员称,当时接到村民报警电话后,通知了辖区派出所,但不愿透露具体时间。
事发现场属于永兴县公安局油市中心派出所的管辖范围。3月31日下午记者来到这里,民警称接受采访需经上级相关部门同意。
当天下午,永兴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对于永兴警方此次接警、处警情况,相关部门已进行了调查,“已经了解很清楚了,时间精确到秒。”该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已向省市汇报,将由相关部门发布,“有一个统一发布的机制。”
事发前,永兴警方与铁路部门是如何联动的,目前还不得而知。
距离事故现场约2公里的地方,有一个铁路派出所——广铁衡阳公安处马田墟派出所。该所在事发当天是否接到永兴警方的通知?3月31日,这里的民警告诉澎湃新闻,目前不便接受采访。
广铁衡阳方面的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此次事故的相关情况,将由集团或事故指挥部统一对外发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