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整治巨额举债建“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12月2日新华社报道,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整治“景观亮化工程”过度化等“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问题的通知》。
换句话说,高层又要开始查“政绩工程”。
为什么说“又”?
2014年,中央曾首次大规模叫停“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据当时新华网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国叫停663个“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存在弄虚作假的436起问题中,共有418名个人被查处。
背后的个案
一则通知的背后往往联系着更多的个案。
回到2014年,不少人都还记得落马高官背后的“政绩工程”,比如薄熙来主政大连时的“大连华表”,再比如江西省委原书记苏荣在江西推进的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
据披露,当时,为应付省里的突击检查,江西一些地方大搞一夜成林、一夜成景。有的高速公路绿化带宽度不达标,不得不在公路两旁的柏油路面铺上泥土,插上树苗。
△ 江西为了应付检查,路边种着没有根的小树
广东“老虎”万庆良甚至被外界嘲讽为“规划之神”。
公开消息显示,万庆良被诟病的项目包括在山顶开挖大湖、在山地建百米大道。他主政广州后,还先后计划建9个新城,仅新城规划面积相加就接近800平方公里,超过了新加坡国土面积、上海市中心城区面积。
高层对此也十分关注。
2013年12月,中组部下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把政府负债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强化任期内举债情况的考核、审计和责任追究,防止急于求成,以盲目举债搞“政绩工程”。
“鲤鱼跃龙门”“天下第一水司楼”
可能有读者提出疑问,这次中央又为什么要集中整治?
在上述通知中提到这么一句话——
近年来,脱离实际、盲目兴建景观亮化设施,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在一些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城镇建设中都有所发现,不仅造成国家财力和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助长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
划重点,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
与2014年相比,这一段时间被曝光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更多集中在基层。
前有陕西韩城因耗资1.9亿建“鲤鱼跃龙门”被全国通报,后有贵州独山举债近2亿打造的“天下第一水司楼”。
△ 陕西韩城
△贵州独山
一个个“政绩工程”的背后往往都有个好大喜功的官员。
比如“天下第一水司楼”背后的潘志立(贵州省独山县委原书记)。报道称,潘志立罔顾独山县每年财政收入不足10个亿的实际,盲目举债近2亿元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楼”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潘志立被免职时,独山县债务高达400多亿元,绝大多数融资成本超过10%。
随手翻一下公开报道,潘志立并不是个案。
在广东佛山市公安局,有个女副局长姚喜蓉。
这位“70后”的女公安明知其负责的热力图项目缺乏实时数据和技术支撑,无法应用于实战,还强行坚持违规立项、采购、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指使下属用其他非实时数据导入热力图软件系统,致使热力图项目完成后,进行实时人流分析以辅助警务的主要功能无法实现,并向上级隐瞒真实情况。
在湖南汝城,还有个爱面子的女县委书记方南玲。
官方披露称,汝城县委、县政府盲目举债,致使2015年至2017年综合债务率分别为274%、285.74%、336%,逐年攀升,负债率在湖南省排名第一。
2008年以来,该县修建广场公园11个、市政道路项目26个,违规修建办公楼10栋,几乎一半的钱都用在大搞城市开发和城市建设,而培植财源、促进产业发展方面还不到6%!仅修建爱莲广场,就花了4800余万元。
△爱莲广场
“防止在整改中一拆了事”
中央的通知中说,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市县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论述,牢记初心使命,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
“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现状和财力水平,量力而行推动城市建设和各项事业,把财力真正用到发展和民生急需领域”。
通俗来说,量力而行。
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改?中央的通知中提到了这么几条:
- 必要的亮化工程可以搞,但要从实际出发。
-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开展排查和整改。
- 市县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要把自己摆进去,从严从实抓好整治工作。
还有一句也很重要,“对已建成的和正在建设的景观亮化工程,要分类指导,防止在整改中一拆了事,不要造成新的浪费。中央指导组、中央巡回督导组和各级巡回督导组要加强督促指导,对存在问题的督促整改规范到位,防止出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