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党委副书记、董事长袁仁国:明面未持一股 背后大搞家族式腐败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
有着“液体黄金”之称的贵州茅台,5月22日报收于888元,是A股第一高价股,总市值高达1.12万亿。而带领茅台完成上市、超越五粮液、实现“万亿茅台”的原董事长袁仁国,却因腐败落马。据贵州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中共贵州省委批准,贵州省纪委省监委对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原副书记、原董事长、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袁仁国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经查,袁仁国大搞权权、权钱交易,大肆为不法经销商违规从事茅台酒经营提供便利,严重破坏茅台酒营销环境;大搞“家族式腐败”。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有关规定,经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省监委委务会议研究并报省委批准,决定给予袁仁国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处理。袁仁国被双开前多次谈及腐败,曾称反腐让茅台生存更好。南都记者梳理发现,茅台经销体系是茅台高管落马“重灾区”,目前围绕茅台经销体系的博弈依然在继续。袁仁国。
曾称反腐让茅台生存更好据贵州省纪委省监委消息,经查,袁仁国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将茅台酒经营权作为拉拢关系、利益交换的工具,进行政治攀附,捞取政治资本;大搞权权、权钱交易,大肆为不法经销商违规从事茅台酒经营提供便利,严重破坏茅台酒营销环境;大搞“家族式腐败”;转移赃款赃物,与他人串供,对抗组织审查。违反组织纪律,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违反廉洁纪律,违规从事营利活动,非法获取巨额利益;
大搞权色、钱色交易。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涉嫌受贿犯罪。袁仁国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和贵州省重点国有企业负责人,把党和人民赋予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权当作个人和家族谋取私利的工具,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且在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十分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有关规定,经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省监委委务会议研究并报省委批准,决定给予袁仁国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处理。南都记者注意到,在落马前,袁仁国曾谈及反腐问题。根据茅台官网消息,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与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自开播以来,引起了全民追剧,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官员与普通民众在公共媒体上见面,剖析了一些典型的反腐败案例,被誉为“反腐教科书”。在《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中,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也以接受采访的方式出镜,回应了茅台酒与“反腐”的关系,称反腐拯救了茅台。
落马前已有征兆在袁仁国落马前,已有诸多征兆。2018年5月6日晚间,茅台集团干部大会结束得很晚,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邑飞在贵州茅台集团宣布省委决定:提名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保芳同志为茅台集团董事长人选,董事长职务任免需按有关法律程序办理。袁仁国同志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职务。茅台集团此时换届让外界颇多惊愕。此前在4月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会场回应媒体“茅台混改进展”时,袁仁国还表示正在筹划混改,已引入战略投资者,投资者中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都有。虽然此后袁仁国本人回应称,离任是因为年龄原因,但还是没有平息外界对其可能“出事”的猜测。2018年12月,有媒体报道称,袁仁国陷入被查漩涡,但目前还没有被采取强制措施,有关部门对其涉及的问题仍在调查之中。今年5月5日,政协第十二届贵州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免去袁仁国同志政协第十二届贵州省委员会常务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协委员职务。
推动茅台上市自身未持股公开资料显示,袁仁国出生于1956年10月,贵州仁怀人。1975年,19岁的袁仁国进入茅台酒厂工作。据媒体报道,袁仁国进入茅台酒厂时,有的只是破旧的厂房和闭塞的环境。他从最基础的制酒工干起,每天起糟、运糟、酒醅入窖,夏天更要在40多度的高温中挥汗如雨。工作如此辛苦,老制酒师傅对袁仁国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却是:做这个酒,千万马虎不得。在茅台白酒厂,袁仁国历任办公室秘书做起,任办公室副主任、车间主任、支部书记、厂长助理等职务。茅台酒曾遭遇过滞销。据媒体报道,1998年,茅台酒厂定下了2000吨的销售任务,可7月将过,酒只卖出700吨。当时茅台领导决定让袁仁国担当销售总经理,希望这位懂茅台、有闯劲的干将能挽狂澜于既倒,带茅台走出困境。袁仁国上任后,在全厂招募了17个敢打敢拼的年轻人,奔赴销售第一线。借着危机,袁仁国又在企业内部大搞成本控制、人事待岗,要求干部能上能下、工人能进能出。最终茅台走出困境。1999 年11 月20 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公司(现已更名为贵州茅台酒厂技术开发公司)、贵州省轻纺集体工业联社、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北京市糖业烟酒公司、江苏省糖烟酒总公司、上海捷强烟草糖酒(集团)有限公司发起设立了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据媒体报道,当时,茅台一改制,袁仁国就搞起了聘用制,把干部工人的“铁饭碗”全打碎,大家都成了一年一聘的“临时工”。完成了改制的贵州茅台随后谋求上市,2001年8月27日,贵州茅台正式上市,开盘37.2元。在上市后,茅台酒业并非没有对手。在茅台上市之初,五粮液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一直超过茅台。其中,2001年,五粮液的营业收入为474209.53万元,而茅台营业收入为161804.67万元,仅为五粮液的三分之一强。而自上市后,袁仁国领导下的茅台一直坚持“国酒战略”,自2001年起,茅台连续多年提交“国酒茅台”的商标注册申请,袁仁国也在利用各种场合推销“国酒茅台”概念,茅台逐渐在国人心目中成为国酒第一。2007年,贵州茅台在这一轮超级大牛市中一举突破每股200元,从此长期把持A股“第一高价股”的头衔。A股也形成茅台魔咒,公司股价高于茅台后,很快就会下跌。2008年,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收入824168.56万元,超过五粮液的793306.87万元,此后,茅台逐渐拉开了与五粮液的差距。2018茅台实现营收771.99亿元,而五粮液的营收为400.3亿元,茅台实现净利润352.03亿元,五粮液净利润为133.84亿元。茅台已经大幅领先于五粮液。虽然茅台营收和净利润均超过五粮液,但袁仁国的总收入却不及五粮液高管。茅台在2005年首次披露高管薪酬,时任董事长袁仁国在2005年的薪酬为78.49万元,2006年薪酬为90.18万,2007年薪酬为144.42万,2008年薪酬为193.28万元,2009年薪酬为213.91万元,2010年薪酬为100.65万元,2011年薪酬为132.37万,2012年薪酬为114.39万元,2013年薪酬为127.64万元,2014年薪酬为226.41万元,2015年薪酬为169.41万元,2016年薪酬为59.62万元,2017年薪酬为77.79万元。根据2017年财报数据,五粮液高管中收入最高的是总经理陈林,其基本薪酬虽仅为15.3万元,因持有9.82万股公司股票,薪酬与期末持股市值合计799.65万元,是袁仁国薪酬的十倍有余。据财报,五粮液有8位高管持有公司股票。而茅台上市17年却没有实行高管股权激励计划,袁仁国自身也没有持有任何股票。
经销体系成腐败重灾区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因“大搞权权、权钱交易,大肆为不法经销商违规从事茅台酒经营提供便利”而落马的并不仅袁仁国,茅台的经销体系是腐败重灾区。2007年,茅台集团原总经理的乔洪因涉嫌2002年赴韩世界杯观战活动的一起商业贿赂纠纷,牵引出系列受贿案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最终被贵州高院判处死缓。2014年茅台集团原副总经理房国兴,被控利用其担任贵州省仁怀市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巨额财物,2015年12月15日房国兴因涉嫌受贿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2016年9月,贵州省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罪,对茅台的原财务总监、副总经理谭定华(副厅级)进行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这距离谭定华以“到龄退休”的原因离职刚过去一年。就在袁仁国卸任董事长一个月后,贵州省纪委发布消息,谭定华利用职务便利,先后为10多家公司成为茅台集团的茅台酒经销商、供应商等提供帮助,收受财物3460多万元,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最终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收缴违纪款物,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此外,六盘水市有两名官员涉及利用茅台获利,一名是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原政委赵福军,另一名是钟山原常委兼副局长郭锐,两人均涉嫌贪污受贿、违反政治纪律。两人都涉及到利用茅台酒获利,赵福军是收受管理服务物件茅台酒直接转卖,郭锐则是向管理服务物件借款再转卖茅台酒批条。“茅台酒有液体黄金之称,根本不愁卖,经销商的收益太大了,为了拿到销售权,一些经销商甚至会采取行贿等手段,里面乱象丛生。”一位酒业分析师表示。为了解决销售乱象,茅台曾尝试自建电商平台。袁仁国曾表示,茅台要走电商的道路,除了自建电商平台,还已与天猫、微信、京东、国美、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不过,公司电商平台也成为腐败重灾区。2018年11月19日,茅台电商在官网发布消息称,董事长聂勇被撤职,不再担任董事长、董事及法定代表人职务,由陈华担任公司工作组组长,全面负责电商工作。茅台方面表示,长期以来电商公司存在违纪违规甚至违法问题,员工内外勾结、利益输送、以权谋私、关联交易、泄露商业信息等问题普遍大量存在,但管理层对此熟视无睹。电商出问题后,茅台仍在尝试调整经销体系。2018年,贵州茅台经销商减少437家。2019年一季度,贵州茅台经销商再减少533家。而早2019年5月5日,贵州茅台集团营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揭牌。该公司为茅台集团全资子公司,根据茅台集团官网信息,营销公司的成立,将与社会渠道优势互补,推进营销体制转型。贵州茅台集团营销有限公司成立引发市场质疑,茅台集团被指与茅台股东争利,茅台股价连跌3天,甚至引发上交所下发监管函。有经销商称,围绕茅台销售的博弈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