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思总裁、华为工程师何庭波:22年专注研究麒麟芯片
如今我们应该鲜少有人不知道麒麟CPU了,华为的核心技术。但是我们可能不知道一手缔造这颗强大心脏的掌舵手,华为的工程师,海思的总裁何庭波。这位红装女将花了22年的时间研究麒麟芯片,开创了中国人的芯片史。
毕业加入华为 精耕22年
何庭波为人非常低调,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相似,极少出现在聚光灯下。
一头利落的标志性短发,1996年,她27岁硕士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专业是半导体物理,毕业即加入当时还在起步阶段的“小作坊”华为做工程师,从此与芯片有了不解之缘。
大家发现没有,有目标的人从大学开始甚至更早就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了。然而大多数人工作了几年也没摸清方向,这就已经比别人慢了好几年了。
何庭波进入华为两年后,无线业务成为公司重点,以3G业务为甚。锋芒初露的她被委以重任,一个人前往上海组建无线芯片团队,从事3G芯片研发。
后来她又去硅谷进修了两年,为后来的海思芯片奠定了基础,也意识到了中美芯片之间的差距。与此同时,她的专业技能也突飞猛进。
2004年,手机开始崛起,成为当时的热门选项,但芯片却一直被西方掌控。何庭波一直专注于芯片事业,也成为了创始人任正非眼中的破冰之人。
“给你2万人,每年4亿美金的研发经费,一定要站起来!”任正非说。要知道,但对于当时只有3万人,研发不到10亿美元的华为,如此高强度的投入,无疑是孤注一掷,可以想见何庭波的压力。
但是何庭波还是做到了。
芯片开发是极其复杂且漫长的工作。没有捷径可走,没有弯道超车,靠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努力,何庭波总是对员工说:“做的慢没有关系,做不好也没事,会有出头的一天。”
2006年开始的3年,海思可以说是颗粒无收,除了一部分机顶盒业务。一直到2009年发布第一款应用处理器K3V1,但是以惨败收场。
到2010年,事情开始有了转机,华为欧洲区负责人王劲和何庭波一起,与队友夜以继日奋战近千天,于2010年推出首款TD-LTE基带芯片——巴龙700。
这是战胜高通吹响的第一个号角。
齐名苹果 返璞归真
沉浸在成就感中的海思团队继续向高处攀登。2012年,积累了海思心血的结晶K3V2问世,却被网友戏称为暖手宝。因为发热量大,兼容性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即使工程师呕心沥血,华为依旧没能摆脱低端机的标签,也一度面临市场上的冷嘲热讽。并且网友认为华为无法战胜高通苹果。
2014年初,海思发布麒麟910芯片,第一次将基带芯片和应用处理器集成在一块SOC(系统级芯片)里。工艺上,也升级至28nm,追平了高通。
海思终于用实力终结了市场的嘲讽。从麒麟910到麒麟980,海思乘胜追击,在这之后都异常顺利,推出的款也得到了市场广泛的认可,从P6到P30,再从Mate 7到Mate 20,搭载海思芯片的华为手机,不断成为爆款,还屡次引发全球抢购。华为真正走向了世界,机身世界手机第二梯队。
2016年,企查查显示海思在苏州成立苏州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何庭波担任总裁,注册资本3500万元人民币。
何庭波的年薪也达到了4亿元人民币。但是何庭波只表示她不是一名科学家,只是一名工程师。现在她也没有结束自己的探索之路,而是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