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被诱骗买入8亿元“假理财”两年浑然不知
来源:快资讯 发布时间:
个人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会被 " 飞单 ",连银行机构也会。日前重庆渝北区人民法院披露的一起刑事判决书显示,浙商银行购买到了价值共 8 亿元的假理财产品。有意思的是,浙商银行一直未发觉这份理财产品有问题,直到银监会来总行检查,才发现购买的理财是 " 三无 " 产品,无备案、无编号、无真实投向。
浙商银行两家分行被骗2015 年 4 月,浙商银行西安分行金融同业部客户经理孟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中信证券公司的张经理,称建行重庆市分行有一个保本理财产品,金额 4 亿元,问浙商银行西安分行能不能做这笔业务。对突如其来的业务,孟某要求进一步核实具体信息,张经理将建行重庆 XX 支行行长张某的联系方式给了孟某。孟某与行长张某联系后,核实确实存在这笔业务。经浙商银行总行批准,2015 年 6 月,浙商银行西安分行的客户经理骆某和核保经理去建行重庆 XX 支行现场进行了核保和合同签订,合同总额 4 亿元。骆某表示,其一行人到建行重庆 XX 支行行长办公室见到了张某,张某在相关协议上签了字,核保经理对签协议的过程拍了照片,然后张某安排了一个办公室的女性工作人员盖章。据浙商银行西安分行总经理助理李某证实,2015 年,浙商银行西安分行在建行重庆 XX 支行购买了一款 4 亿元的保本理财产品,期限 2 年,预期年化收益率 6.8%,产品名称为 " 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乾元保本型理财产品 2015 年第 16 期 "。同年 7 月,孟某又联系到浙商银行上海分行资产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吴某,其告诉吴某,浙商银行西安分行要购买一单重庆建设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但是由于西安分行表内 ( 资产负债表 ) 资产余额不足,问吴某愿不愿意接这单业务。吴某考虑到表内还有余额,该业务又是风险比较低的同业业务,于是答应了。按照浙商银行内部购买资产业务流程进行了审批,经部门总经理吴某及相关部门审核,并经分行行长签批后,浙商银行上海分行授信评审部前去建行重庆 XX 支行办理了面签手续。2015 年 7 月,浙商银行上海分行购买了建行重庆市分行发售的乾元保本型理财产品 17 期,金额 4 亿元,期限 2 年,预期收益 6.8%,因为双方签订的是建行发行保本型理财产品,建行重庆 XX 支行的责任是要承担按季支付理财投资收益以及理财到期后支付本金及收益的责任。考虑到理财说明书说明是用于同业存款,该业务风险较低,浙商银行上海分行未对后续投向跟进,而且对转出账户 " 中信 -XX- 建设银行资产管理专户 " 也未提出质疑。
银监会现场检查发现异常一直到 2016 年,浙商银行西安分行和上海分行都未发觉购买了一个假理财产品。直至银监会在检查浙商银行总行时,发现浙商银行西安分行购买的前述建行 4 亿元理财产品没有备案编号,便进行核实和处理,建行重庆 XX 支行的时任行长曹某回复," 这笔理财产品在建行重庆市分行系统内查不到。"浙商银行西安分行瞬间懵了,这个回复意味着建行重庆市分行没有发行过这笔理财产品。所幸的是,这笔理财产品目前是按季付息,结息正常,没有出现拖欠的情况,本金是 2017 年 6 月到期。既然建行否认发过上述产品,那么浙商银行购买的这笔假理财是怎么回事,所谓的理财资金又流向了何处?后经建行重庆市分行投资银行业务部总经理刘某证实,建行在重庆市范围的理财产品都是由刘某所在的部门负责发行,由下属支行及各网点对个人和机构销售。经核实,建行重庆市分行未发行过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 " 乾元 " 保本型人民币 2015 年第 16 期、第 17 期理财产品。这笔假的理财产品系支行长张某为帮助朋友虚构出来的,虚构的原因是某地产公司总经理找到张某贷款,但该笔贷款未能在建行审批通过,张某碍于多年的朋友情份,才想到了虚构理财产品帮助融资,从浙商银行出来的资金,最终经过中信证券转给了该地产公司。值得一提的是,该地产公司付出总的融资成本是每年 16%。2017 年 12 月 26 日,张某因犯受贿罪,被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14 年 6 个月,并处罚金 300 万元。案发后,浙商银行西安分行、上海分行均已收回全部出资本金。
敲黑板:购买理财如何避免被 " 飞单 "
实际上,不仅银行机构理财投资会被 " 飞单 ",个人投资者也需提防银行的 " 假理财 "。某大行理财经理介绍道,银行在售的自营理财产品,风险一般较小。"在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可不都是银行自己发行的,银行也会帮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等卖产品。所以,有些银行员工会铤而走险,私自与第三方理财公司达成协议,以产品高收益为诱饵,私自销售非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非银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这在业内称为飞单。" 前述理财经理介绍说,与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相比," 飞单 " 产品最大的特点是,承诺收益率基本上会比银行正规发行、代销理财产品收益高。但是,由于出售 " 飞单 " 产品一般是是理财经理个人行为,银行一般不承担相关责任,一旦出现无法兑付的情况,投资者维权可谓难上加难。
如何判断是否是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呢?"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如果你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买,里面的产品就是属于银行自己的产品,而不是代销。如果再不放心,也可以在中国理财网查询,每个正规发行的理财产品都有一个编号,输入编号就能查到是否是正规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是哪家等等。" 上述理财经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