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依法治假

北京女子冒充监狱管理局狱警私刻公章诈骗29人3300余万元 被判无期



来源:新京报 刘洋  发布时间:
  女子冒充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工作人员并私刻公章,谎称可以从单位低价购买到中石化、中移动等储值卡,诈骗王某等29名被害人货款共计3300余万元。新京报记者今日(3月13日)获悉,女子田某因犯诈骗罪一审被北京市二中院判处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并责令退赔被害人损失。
 
 
  田某伪造的警服照片。
 

  自称狱警出手阔绰 老公也被忽悠
  2018年11月16日,田某在北京市二中院受审,案发前处于无业状态。在司法机关查处田某的时候,她生活阔绰,名下有房、宝马车,劳力士手表和23个奢侈品包。
  最初,被害人王某是在2015年4月做旅游团领队时认识的田某,田某告诉王某自己是狱警,还发穿警服的照片。2016年,田某通过微信告诉王某,自己有中石化储值卡,是单位福利,可以8.5折卖给他。因每隔一段时间,田某就发各种证明她单位的照片,王某深信不疑。还以7.5折到9折不等的折扣多次从田某处买卡,但只得到过一次上万元的储值卡,后来的卡都被对方以“单位储值卡变少”为由没有兑现。通过交易记录,王某被骗700多万元。
  其他受害人的经历都比较类似,都是先收到过打折卡,然后再打钱过去后就都没有兑现了。在大家要卡时,田某还编造自己可以从上级领导那里拿到1个亿额度储值卡的谎言,拖延时间。
  而田某的丈夫刘先生也蒙在鼓里。他说,2010年左右,田某说通过父亲关系调到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工作。田某还说过通过单位能拿到低折扣加油卡,他知道田某卖卡的事情。家里有田某给丈夫买的表,有一些奢侈品包,夫妻二人还买了宝马车。
  田某庭上交代称,车辆是价值300多万的宝马5系。其丈夫刘先生称,买宝马车时,他出了10万,剩下的钱都是妻子出的。
 
 
  田某用赃款购买的奢侈品包


  法院认定诈骗29人3300余万
  庭审中,田某对罪名无异议,但对诈骗金额提出异议。她说自己是原价购买储值卡,部分低价兑付给对方,而剩下的卡就“欠着”,直到最后难以填补窟窿,债主找上门来。辩护人认为,田某高价买入、低价卖出行为并无非法占有的主观目的,不构成诈骗罪;此外,认为公诉机关指控田某金额有误。
  经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田某于2016年至2017年11月间,冒充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工作人员,私刻该单位公章,谎称能够通过内部政策低价购买到中石化、中国移动等储值卡,先后骗取被害人王某、冯某、商某等29人货款共计3300余万元,后将钱款用于个人消费。2017年11月29日,王某、冯某等人将田某扭送至公安机关。
  法院认为,田某构成诈骗罪,虽然如实供述基本犯罪事实,有认罪悔罪表现,但诈骗行为造成被害人损失特别巨大,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遂作出上述判决。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