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第三次斥巨资内地办学:将投1/3财产做慈善
主席更是宣布了宏大的“21世纪丝绸之路”计划。从以色列回到广东后,省长朱小丹很快作出指示,“必须积极支持以列色理工学院与汕头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从报批、用地、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三点在其后的一年多得到落实。在资金上,除了李嘉诚捐资的1.3亿美元外,广东省与汕头市亦宣布出资9亿元人民币;用地上,汕头市除了征用汕头大学周边的623.4亩地用于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校园建设外,同时在旁配套一个占地达5000亩的中以创新产业园;在报批上,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筹设更是进入了绿色通道,2014年10月得到了广东省教育厅的批准,立即进入了教育部的审评程序,并在2015年4月9日获得了教育部的批准。
引进以色列理工学院是一个充满野心的设想—作为世界顶级的理工学院,除了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以色列理工学院目前唯一的海外合作办学项目,是在纽约罗斯福岛与康奈尔大学合办的雅各布康奈尔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创新研究院(JTCII),这所目前仍在建设中的高校,被誉为“天才学院”,旨在促进纽约技术领域的的创业水平、增加工作岗位。
加速产学研
8月10日,汕头市长郑人豪率领一个达50人之多的经贸代表团访问以色列海法。这一次访问,除了与以色列理工学院校长拉维商谈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筹建外,还与海法市秘书长布拉察希拉签订了《汕头·海法合作备忘录》。除此,郑人豪一行还考察了位于海法的两家高科技初创医疗企业Sealantis和Accellta,以及环保材料公司Tipa。按计划,这三家企业将随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一同落户汕头。
9月13日,站在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北校区的用地上,汕头市市委书记陈茂辉说:“要加强与以色列的全方位对接,重点推进双方在航空、污水处理、医药等产业的合作。”在它的西南侧,是规划中的中以创新产业园,当学校的科研团队得出一些成果时,旁边的产业园或者企业可以快速地把它转化成产品,大大提高产学研转化效率。
安亚杰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过去的100年里,以色列理工学院培养了无数的工程师,这些人帮助以色列建国,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建设公路、工厂、基础设施以及科技企业,他们所做的和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密不可分。如今,以色列在现代农业、水处理、信息技术、IT、医疗、生物制药等方面非常强大,我相信我们在这些方面能够帮助中国。这个学校的建立是一个开端,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以色列企业来到中国。”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至少30%的教员与研究人员将来自以色列,这些研究人员将与中方人员一起工作,由此产生观点和设想,创新与创造,有了新的产品就有市场,就会有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我的见解是,这个项目将会挖掘出更多的行业。”他说。
采访中,安亚杰特意拿出一张以色列地图,他指着地图说:“我知道中国的丝绸之路计划,你看,这是海法,这里有一个正在建设中的港口,这里是阿什杜德,也有一个由中国公司正在建造的港口。而同时,一条由红海北岸通往海法的铁路已经在计划中。你们中国人无处不在。”
第三个儿子
没人知道7月10日清晨,在广深高速上,李嘉诚的头脑里在想些什么。但是他不会不知道,此刻舆论加于他身上的争议。但两年来他始终保持着沉默。
两个多月后,因长江基建宣布计划合并电能实业,舆论的责难达到顶峰。
这一次,李嘉诚终于选择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