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见义勇为

邵逸夫25年捐40亿元建中国内地各类学校6013个逸夫楼 遍及31省50所大学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
  你可以不认识他,但是你的人生里肯定有一座叫逸夫的楼…… 提起“邵逸夫”这个名字,八成网友首先想到的就是“逸夫楼”。
 
  鼎恒投资董事长、亚太娱乐副主席、53届亚太影展副主席张鹏程说:“所有学校里有逸夫楼的孩子们,请静立,向这位老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他并非香港最有钱的人,但却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
 
  他说:“一个企业家最高的境界是慈善家”。
 
  “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他笃信“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40亿捐赠教育
 
  6000个捐建项目
 
  50所大学受惠
 
  惠泽千所学校
 
  捐建五千项目
 
  昨日清晨,远在香港西贡清水湾安详逝去的邵逸夫,在网络上成为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共同缅怀的“好人”,因为他热衷慈善。“伟大的慈善家,随处可见的逸夫楼,感谢您的善举,一路走好!”网友“千里之外”的评论,说出了众多内地高校学生的心里话。
 
  邵逸夫在中国的慈善盘子到底有多大?昨日,本报记者联系上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该公司回复,目前暂时无法提供相关信息。
 
  早从1985年开始,邵逸夫持续捐助内地。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邵逸夫共捐赠内地的科教文卫事业47.5亿港元,捐建项目总数超6000个,其中80%以上为教育项目,受惠学校千余所。
 
  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了表彰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天灾的时候,邵逸夫也会捐助部分受影响的地区,例如在1999年捐出2500万港元,救助台湾“9·21”大地震灾民;2005年,捐出1000万港元予南亚海啸受灾地区;2008年,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亿港元;2009年,台湾“8·8”台风水灾,捐款1亿元新台币予灾区。
 
  2008年,邵逸夫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以赞扬他长期致力于慈善事业的精神。
 
  邵逸夫的捐献并不局限于两岸四地及东南亚一带,邵逸夫还设立了奖学金计划,资助亚洲学生攻读欧美大学,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等。在旧金山还开办了以他首任妻子命名的老人中心。旧金山政府为嘉许他对该地的慈善贡献,在1991年宣布每年的9月8日命名为“邵逸夫日”。
 
  为了推动世界各地的科学研究,邵逸夫在2002年创立邵逸夫奖。第一届颁奖礼于2004年举行,选出全世界在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三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各颁授100万美元奖金以作表扬,而这些领域是诺贝尔奖所未涵盖的。
 
  “邵式慈善”

  精明造就力量
 
  邵式慈善对教育的贡献不仅仅在于“逸夫”楼遍地开花,他的邵式慈善更在制度设计上保证善款“专款专用”、邀请政府财政一起参与做大教育的盘子。邵式慈善开启了官民合作的典范,在慈善之余,他也树立了邵式慈善品牌。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邵逸夫对内地高等学校和基础教育的捐赠,都是通过香港邵逸夫基金实施的,而在实施过程中,与我国教育部建立紧密合作,“可以说,这是民间慈善基金会与官方合作,共同改善我国学校办学条件的典范。”
 
  未获评审就得不到资助
 
  根据《香港邵逸夫基金内地教育事业赠款项目管理办法》,不论高等教育领域还是基础教育领域项目的申请,都要经教育部聘请的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并向邵氏基金推荐。未经专家评审的项目得不到入场券,谈不上邵氏基金的资助。
 
  熊丙奇分析说,邵氏基金的操作方式,与我国内地的教育实际大为合拍。一方面,通过教育部门的评审,以确保其捐建的项目不是“短命”项目——邵氏基金明确规定,赠款兴建的基础教育项目,应建设在经过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后的、长期保留的学校;项目的使用期至少在50年以上。
 
  另一方面,通过教育部的参与,明确被捐学校履行的义务,并得到有力的实施。比如,邵氏基金要求,在高等教育领域,资助本科以上层次高校兴建如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等,每个项目赠款的力度在500万港元,兴建的项目规模在1万平方米~2万平方米之间;项目单位确保能够提供不低于1:3比例的配套资金;基础教育不低于1:1比例。
 
  在冠名方面,邵逸夫或逸夫成为不变的旋律。获得邵氏基金赠款建设的各类项目,其建筑物均以邵逸夫先生的名字命名;基础教育项目,如捐建项目为学校主要教学用房,则将学校命名为“逸夫学校”。“逸夫”慈善品牌随之建立。
 
  赠款分两次拨付
 
  另外,在款项拨付方面,邵氏基金更加一层保险——赠款分两次拨付。项目建筑主体完工,可申请拨付50%的赠款;项目建筑全部竣工,并完成镶嵌命名,可申请拨付剩余50%的赠款。
 
  善款捐助与实际用处相出入也常常成为慈善事业当中的一块心病。为去除顽疾,邵氏基金为保证赠款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各高等院校、教育厅(教委)要设立赠款项目建设资金专用账户,将项目建设的配套资金与赠款资金纳入专户实行统一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邵氏基金的捐赠,从工程申请、工程命名、项目建设管理再到资金管理、项目验收,层层把关,形成一套严密的邵氏基金运作模式,有其商业的精明,也有严密逻辑的考量,一同完成了邵逸夫慈善品牌的一路高歌。
 
  财经媒体人罗昌平总结说:“邵逸夫先生对内地的贡献之一,并不止于单向捐助这些教学楼,而且要求‘政府配套’作为条件,‘迫使’财政投资教育。这种杠杆效应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影响深远,并让几代学子受益。”
 
  图说逸夫楼

  捐赠教育

  40亿人民币

  数千逸夫楼

  遍及31省

  50所大学
 
  截至2012年,邵逸夫25年共捐赠内地教育47.5亿港元(人民币近40亿元),捐建项目超6000个。邵逸夫基金共捐建了中国内地大、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6013个项目,包括图书馆、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艺术楼、学术交流中心等,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有趣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逸夫楼”,在当地核算所需费用若超出预算,“逸”字的最后一个点会缺笔,而如果是全额出资建造,则是全字。 (记者李华、王丹阳)
 
  提起邵逸夫——

  八成网友首先

  想到“逸夫楼”

  数据来源新浪微博投票调查
 
  昨日,有网友在百度地图上搜索“逸夫”,发现与他有关的地图坐标遍布全国各地,密密麻麻,对于这种善行有网友评价说这“比任何文字都有力”,也有人说“这见证了邵逸夫慈善为怀的一生”。对内地学子来说,逸夫楼是他们求学生涯中的难忘记忆……

  中大:为护大树逸夫楼南北不对称
 
  中山大学逸夫文化艺术中心位于康乐园内,学校的学生们更愿意称其为逸夫楼。该楼总投资额1600万元,邵逸夫基金2001年捐赠400万港元,2002年开工,2003年竣工。兴建逸夫楼时,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细心的人到大楼内就会发现,楼内庭院中还保留了三棵大树。就是为了保护着这三棵树,逸夫楼最后落成时,南北并不是完全对称的。

  暨大:迎来送往都在邵逸夫体育馆
 
  位于暨南大学中心的邵逸夫体育馆,为暨大校友熟悉的亲切建筑物——每年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这里接受迎来送往。大型考试如考研,也在这里举行。偌大的体育馆中,数百学生同时答卷,景象颇为壮观。
 
  1998年入学的程先生说,当时刚到暨大,就背着大包小包走进邵逸夫体育馆报到,紧接着开学典礼也在这里召开。邵逸夫体育馆伴随着程先生度过了难忘的大学生活。
 
  华工:“逸夫三馆一楼”成景点
 
  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分别有逸夫人文馆、逸夫科学馆、逸夫工程馆以及华工附中的逸夫楼。这“逸夫三馆一楼”如今已成为校园景点,因融入现代科技建筑理念,获得过大批奖项。较少为世人所知的是,邵逸夫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成立了艺员培训中心,为香港和内地电视演艺界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记者徐静、陈翔、张赓亮 通讯员孙宏志、卢健民、黄爱成、卢庆雷、董信君、彭梅蕾)
 
  寻找那些年陪伴你的逸夫楼
 
  “毕业多年,对母校的印象还是很深,其中就包括逸夫楼”,昨天,上海阴雨不断。在复旦大学逸夫楼前,特地回母校追忆的曹芸婷对记者说,她的母校情结很重,每年都会回来几次,“而逸夫楼就是必去的地方之一”。
 
  复旦大学的逸夫楼是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赠1000万港元和国家教委拨款256万元人民币合资兴建的,位于邯郸路北校园内。除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的校园内,都伫立有逸夫楼。
 
  昨天,上海某高校的论坛里,发起了一个名为“寻找那些年陪伴你的逸夫楼”活动,不少网友有的贴出了自己在逸夫楼前的留影,也有的诉说着自己在母校逸夫楼里发生过难忘的故事。
 
  网友悼念
 
  @流水归宿:老先生走好!得老先生恩惠,从小学到大学我都是在“逸夫楼”里读书、上课。
  @热情尖峰体坛:虽然老爷子走了,可是您的善心散落各地,到处都是逸夫楼,我们这还有医院,大家都会记得您的,走好!
  @游弋在雪原的孤狼:今天特意回母校看了下逸夫楼,又有了一张张新的年轻面孔在楼前照相缅怀先生,他们是这片土地的未来,感恩这位横跨百年沧桑的树人者,感激!
  山东大学校友杨健:人已去,楼仍在,我们每一届毕业生都要在逸夫楼前留念,今日我们缅怀您。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