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见义勇为

上海航天八院王曙群:埋头苦干23年从钳工到航天特级技师



来源:央视  发布时间:
  原标题:王曙群:从扭螺丝的小钳工到航天特级技师
  在上海航天八院的一间厂房里,一项重要的实验即将开始,两个重达八吨的对接机构,将模拟飞行器在太空中对接的整个过程。这是一项新的挑战,研发人员要将对接机构的使用寿命从天舟时代的两年,延长到空间站时代的十五年,从而满足未来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十年以上的需要。
 
 
  模拟飞行器在太空中对接(视频截图)
 
  王曙群,国内唯一的载人航天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中国航天特级技师。和航天打了30年交道,从一个技校生成长为航天特级技师,他牵头研发了50多套专用装备,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
  20多年前,他还只是一个扭螺丝的小钳工。1995年,技校毕业六年的王曙群,在全厂技能比武大赛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出色的表现,让正在组建的对接机构产品的研制团队向他敞开了大门。那时的王曙群年轻气盛,信心满满。
 
 
  王曙群旧照(后排左二,视频截图)
 
  然而,现实却远非王曙群想象的这么简单,由于国外对航天领域严格封锁,没有任何技术、经验可以借鉴,王曙群和团队参照一台简单的原理机,用了9年时间才打造出了我国第一台工程化的对接机构。
  “生产完成的时候,我们感觉信心很足,但是一做实验,我感觉我们是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全是问题。”
  在对接机构中,12把对接锁是核心部件。为了保证对接、分离成功,这12把锁必须要做到同步紧锁、同步分离,一丝一毫的偏差,都有可能造成飞行器飞行姿态的严重变形。而王曙群团队打造的首台对接机构,分离姿态屡屡出现无规律的严重偏差。
 
 
  王曙群在大量的数据中不断试错(视频截图)
 
  问题出在哪?面对数万个零部件,上万米的导线,问题查找如大海捞针。
  “找不到原因的时候实际上是最痛苦的,四五次无效劳动了之后,人的心态会发生很大的一个变化,会怀疑这件事情是不是自己能力能够达得到的程度。”
  那段时间,王曙群就像着了魔,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试错,每天想的都是公式、数据、算法。这对于技校毕业的王曙群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王曙群(右一)与同事研看图纸(图片来源:央视网)
 
  此后一年多的苦苦摸索,王曙群和同事们边装配、边调整、边试验。在150多万个数据中,王曙群终于发现,控制锁钢丝绳的张力变化导致了锁的不同步,他迅速提出了方案,一举解决了对接锁同步性协调的难题。一个难题解决了,另一个难题又来了,在研制的十六年时间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了王曙群工作的常态。
  2011年11月3日,王曙群团队十六年的努力迎来了最终的大考,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被称为美丽的“太空之吻”。这个“太空穿针引线”的超高难度动作,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空间交会对接模拟画面(视频截图)
 
  从2011年开始,中国航天陆续完成了7次太空交会对接任务,王曙群带领的“航天空间机构工作室”团队,也先后完成了论文15篇,申报专利5项,为企业培养了42名高级工人,17名技师。而最让王曙群自豪的,是对接机构实现了完全的自主可控。
  “99%以上的东西全是我们自己掌握核心技术的,我们的产品现在去交汇对接,我们可以达到一百分。”王曙群骄傲地说,“我们永远是在探索未知的世界,但这就是我们的梦想,航天人有一句名言: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探索永无止境!”
  如今,王曙群的团队不但承担对接机构的任务,还投入到了月球车、卫星系统以及后续空间站众多机构的研制中。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