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见义勇为

西安长安区炮里村王西学、王粉团夫妻做手工灯笼40多年



来源:三秦都市报  发布时间:
老两口在街头编灯笼

  “夫妻搭配,干活不累”。王西学和老伴这对夫妻档可是搭配了几十年。
  在西安市雁塔区乐游路路口,他和老伴王粉团摆了一个小摊位,专门卖手工灯笼。他的活是破篾子,老伴负责编。“手工灯笼现在很受欢迎,不少人路过这都会买一两个,顺便看看我们怎么做。”
  生意不错,王西学喜上眉梢,“正月十五挂灯笼,希望大家挂上我的灯笼,这一年都红红火火。”
  夫妻分工做灯笼
  王西学已经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年正月间在西安街头卖灯。但灯笼他已经做了40多年。“我和老伴都是长安区炮里村人。炮里以前是有名的灯笼之乡,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灯,我家做灯笼的手艺传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从小我就跟着父母学着做,一晃我今年都61岁了。”
  40多年的磨炼,王西学如今的手艺已是炉火纯青。一把竹刀在他的手里上下翻飞,不一会工夫,两根完整的竹节就被破成一条条又细又薄的篾子。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每根篾子的粗细、厚度几乎分毫不差。王西学说,这是一门很多人都练不来的功夫。“别看我划篾子就是说话间的事,但就这两下不练上数年,一般人还真到不了这种水平。划篾子对手的力度、距离的掌握有非常高的要求。”
  王西学破竹、划篾子是拿手绝活,老伴王粉团编织灯笼的手艺也不差。她向三秦都市报记者介绍,编织灯笼在中国很有讲究,一般都会用到15根竹篾,寓意“正月十五打灯笼”。
  “很多人可能会问,一个完整的灯笼编织出来非常细密,用到的竹篾咋才15根。其实,这15根竹篾,每根上面还要再划开3道口子,分为4条,这样一来就有60根。一根压一根编,两头一拉,相当于有120根,这样编出来的灯笼才精巧。”100多根竹篾向四面八方展开,王粉团的手灵活地在其中游走,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担心手艺后继无人
  编织一个手工灯笼看似简单,却有着复杂的工序,足足要经过选竹、破竹、泡竹、破篾、起篾、划篾、盘篾、分篾、编织、收口、烘烤、捏圆、滚浆、糊纸14道工序。
  王西学老两口每天在街上完成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满打满算一天到晚也只能做30个。他们把灯笼按大中小分类定价,大号一个卖20元,中号卖15元,小号卖10元。“经常有顾客上门说便宜点,其实利润已经很微薄了。原材料不值钱,手工太费事。我和老伴年纪大了,也不知道还能在这街上卖多久。”
  说到这个话题,王西学变得有些伤感。“如今,我们村里还在坚持做灯笼的连我也就3家,我们也是年前有老顾客预订了才做,正月里再上街卖个十来天,其余时间都不做了。娃们不爱好这,不愿意学,我还真担心这门老手艺再这么下去后继无人。”
  来买灯笼的市民姜大叔听到这话也有些唏嘘,在他看来,年就是小时候挑着灯笼和一群小伙伴跑来跑去,比比谁的灯笼最好看,再央求父母给自己也买个一模一样的。“现在市场上大多数都是电灯笼,好看是好看,但总感觉缺少那么一点喜庆团圆的年味。希望这门传统技艺能一直传承下去,这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