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报告文学“安金鹏故事”风行20年感动无数人 安金鹏本人辟谣也被淹没
来源:神吐槽 发布时间:
只能说,这个班子成立晚了。1997年的5个鸡蛋版本提前出生,成功逃离了班子的核查——弱弱地问一句,防止虚构,和有么有班子关系大吗?不管怎么说,当年就以稿费惊人著称的这本杂志,吸引了“县文化局领导”无疑。这篇文章的稿酬以及各种转载获益,说不定可以让“县文化局领导”每天一个鸡蛋吃到今天。特别稀缺的悲情故事,是永远的兴奋剂。20年来,那种离奇的悲情故事,从来就不缺乏载体,从来就没失去过强悍的魅力。在悲情市场分一杯羹的,昨天是《知音》,今天是某些号、某些真人秀。多的不说,就说一个现象:有的选秀节目,明明是表现唱歌等才艺的,可是在晋级的关头,一个个“可怜的娃”就出现了,他们眼含热泪,扒拉着每一个催泪的细节。台上“一字一泪”(“县文化局领导”发明的词汇),台下观众如痴如醉。我就搞不懂了,这是来忆苦思甜的,还是来唱歌的。但群众就爱看,节目就爱播,管得着吗?二、励志体给人温暖也容易让人着迷“县文化局领导”激情创作的安金鹏故事,是典型的伪报告文学。它是一个“四不像”,新闻报道、故事、小说、报告文学、剧本……都沾。但它的“魅力”就在于形式上什么都沾,但实质上只玩一样:挑逗你的爱心、励志心。这两天,云南冰花男孩的报道席卷网络。冰花男孩背后的艰苦环境和他把求学当成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向的朴实话语,感染了无数人。亏着是今天网络发达,容不得“县文化局领导”闭门造车了。不然,第二个、第三个安金鹏可能从天而降。而引人思辨的是,冰花男孩的故事,正是媒介苦苦等待的励志大片。只是这一回,我们该庆幸的是,我们看到的是真实信息。媒介的需求,背后是群众的需求。20年里,安教授的励志故事,成为一种硬通货。励志体,是即插即用的油汀。温暖人心,但也容易让人沉陷在表象里,忘记了真相的重要性。——假如油汀足够暖,取暖的人,还在乎这台油汀是假冒品牌吗?荒诞不?荒诞。但是又足够“逼真”。仿佛进入了电影《楚门的世界》里有木有?电影中,最终楚门不惜一切代价走出了这个虚拟的世界,但安教授的死忠粉能走出吗?表示怀疑。太多人深度进入了角色,从而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假象。简直是在和“县文化局领导”隔空合作呐。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曾指出过语文课堂“假语文”泛滥成灾:有心人整理出很多假励志故事。比如,一对平凡的夫妻要为自己曾经在哈佛读书的过世儿子捐款。结果因为校长秘书以及校长本人的傲慢,导致夫妻决定自己建立一个大学,这就是后来的斯坦福大学。假到神都笑了好嘛。但是有人说,这有神马,只要故事够励志就可以,真假不重要。问题是,这些故事都是标榜真人真事啊,“真假不重要”?那我写你穷到没裤子穿硬是出人头地,你愿意吗?三、鸡精多了就成了迷魂汤,请回归原汁吧安教授的故事之所以墙裂迷人,还在于“县文化局领导”第一人称的写法足够煽情,充满了虚假的“真情”。就连安教授也说:文章确实很感人,连我自己看了也会很感动。真心心疼人民的“励志安教授”。有人问,为毛不告那个作者?为毛不告那些以讹传讹的媒体?告作者估计有用,但告了又能怎么样?明知道故事是假的,但是照样“学习”,照样“泪奔”的粉丝多了去了。安教授能一个一个捂嘴去吗?不能吧?几年前,“为看儿子,打工母亲千里走单骑”成为年度重磅催泪弹。一个半夜梦见6岁儿子“孤苦一人,满身是血,在雨水中跟耗子抢东西吃”的母亲,骑着摩托从温州到重庆,就为看儿子一眼。这一报道产生了轰动效应。但很快,就有媒体人发帖质疑,这是一条假新闻——这是一个没有“时间”等重要新闻要素的报道。什么时候从温州动身、什么时候到达重庆老家的?没有起码的交待。路上6天只喝了半瓶矿泉水?只睡了4个小时旅社?神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