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山大学百岁老教授夏书章从教70年仍著书授课带博士生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
百岁老教授仍在带学生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奠基人夏书章在中大从教70年 笔耕不息育人不歇“夏书章这个名字,是与中国行政管理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的经历就是一部中国行政管理学‘活的教科书’。”1月19日,中山大学举行了夏书章教授从教70周年座谈会,自1947年起,他已在中山大学70个年头了。1月20日,夏书章过了99岁生日,按中国人的说法,已是百岁高龄。这位生于“五四运动”年代的学人,经历国家磨难,参与国家建设,也见证了国家复兴。他身上的家国情怀到今日仍能感召我们。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静 通讯员林忻、王姗姗、蔡珊珊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除署名外)夏书章夏书章教授,1919年生,早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1946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顾问、中山大学副校长、美国哈佛大学客座教授等。现为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名誉会长、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曾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2006年度“国际公共管理杰出贡献奖”,以及“全国模范教师”“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等奖项和荣誉称号,被誉为新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奠基人、“中国MPA之父”。夏书章生于“五四运动”的年代,一生跨越了北洋政府、民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山大学一起走过风风雨雨,他经历过战争、屈辱、动荡的年代,也在参与和见证新中国的发展、富强和复兴。“明明白白近百年,喜见日月换新天”1947年,夏书章结束学生生涯,开始在中山大学任教,从此与中山大学结下70年的缘分。中山大学党委书记、历史学者陈春声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夏老是国家磨难、国家建设和国家复兴的亲身经历者,他身上的家国情怀最为真挚,并感召着我们。夏书章教授长期积极推动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盛誉载身,由他创建的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科一直在全国发挥着学科引领作用。座谈会上,夏书章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百年人生的曲折经历和人生体会。他说,自己的人生可以分为3个30年和一个10年。第一个30年是1919年至1949年,这是在旧社会的30年,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彼时的他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深怀同感。1949年到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9年改革开放后,国家慢慢富强,他正式进入了学术研究黄金期。“明明白白近百年,喜见日月换新天。全面小康已在望,民族振兴梦必圆。”他用这首诗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97岁仍著书 《夏老漫谈》一谈就18年夏书章在百岁高龄仍在进行高频率写作,并时刻关注最前沿的学科发展和国家治理议题。在当天的座谈会上,还举行了《夏书章著作选辑》(十卷)、《夏老漫谈》(增订版)发布仪式。《夏书章著作选辑》(十卷)包括《<孙子兵法>与现代管理》《“三国”智谋与现代管理》《行政学新论》《知识管理导论》《现代公共管理概论》《论实干兴邦》等,选取了夏书章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21世纪初十年、近十年的代表作品,兼顾了夏书章治学与公共管理学术领域的各类代表性研究主题。其中,《论实干兴邦》是在2016年写就并出版,当时他已97岁高龄。《夏老漫谈》是夏书章受邀自2001年起在《中国行政管理》杂志上开设的专栏,至今已持续18年。《夏老漫谈》选编了这个专栏近二百篇杂文风格的短文,展示了他作为新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奠基人的学者情怀。在编入该书的《当代治国理政中的行政学内涵》一文中,夏书章写道“行政的实质在于‘行’,或者说行政的要害、关键、精髓与根本在于‘行’”。 “我们选择夏老著作的部分再次出版,是希望更多人阅读它,体会夏老思想精髓,感受夏老的家国情怀和为师之道。”陈春声说。求学:炮火中辗转到哈佛深造1919年1月,夏书章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县,几个月后,“五四运动”爆发,在这个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他亲身体会到国家贫弱导致国民的缺少尊严。“我的前半生一直在路上, ‘九死一生’。”1939年,夏书章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政治学系。当时抗战硝烟弥漫,南京沦陷,学校迁至重庆。“那时候的山间公路,蜿蜒曲折,七十二拐,山谷里能看见很多翻下去的汽车。”当历时两个多月最终到达学校时,夏书章已经错过了许多课程,不得不选修别的院系的课程来代替学分。即便如此,夏书章还是顺利地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夏书章原定到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行政学学位。他在波士顿上岸后访问了哈佛大学,在出示了芝加哥大学的入学证件后,哈佛大学也有意录取他,于是他便留在哈佛行政学研究院求学。去美国的路上也是危险重重,“那时候在船上,上面有日军飞机的轰炸,下面有潜艇和水雷的威胁,我们吃饭、睡觉和上厕所都穿着救生衣,随时都做好了沉船落水的准备。”在哈佛大学求学的夏书章 (受访者提供)